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真空电子技术论文--微波电子管论文--行波管论文

K波段空间行波管线性化器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引言第10页
   ·研究目的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14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4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空间行波管放大器第16-32页
   ·引言第16页
   ·行波管放大器简介第16-18页
     ·行波管发展史第16-17页
     ·行波管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7-18页
   ·空间行波管放大器的主要特性参数第18-22页
     ·工作频率和带宽第18-19页
     ·功率增益第19页
     ·增益波动和增益斜率第19页
     ·输出功率第19-22页
       ·1dB 增益压缩点第19-20页
       ·三阶截断点第20-22页
     ·效率第22页
   ·空间行波管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产生机理第22-25页
     ·调幅/调幅转换第22-23页
     ·调幅/调相转换第23-24页
     ·交调失真第24-25页
     ·谐波失真第25页
   ·空间行波管放大器非线性建模第25-29页
     ·极坐标非线性模型第25-26页
     ·正交坐标非线性模型第26-27页
     ·序列展开非线性模型第27-29页
       ·泰勒级数模型第27-28页
       ·沃尔泰拉(Volterra)级数模型第28-29页
     ·空间行波管放大器非线性模型第29页
   ·非线性特性的衡量方法第29-32页
     ·频谱特征衡量非线性第30页
     ·增益、相位曲线衡量非线性第30-32页
第三章 微波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第32-40页
   ·引言第32页
   ·负反馈技术第32-33页
     ·直接反馈第32-33页
     ·间接反馈第33页
   ·前馈法第33-34页
   ·功率回退法第34-35页
   ·预失真技术第35-37页
     ·系统型预失真第36页
     ·器件型预失真第36-37页
   ·其他线性化技术第37-38页
     ·非线性器件法(LINC)第37页
     ·包络消除恢复法(EE&R)第37-38页
   ·项目线性化技术选取第38-40页
第四章 K 波段空间行波管线性化器设计第40-65页
   ·引言第40页
   ·非线性器件预失真器第40-43页
     ·场效应管预失真器第40-42页
     ·二极管预失真器第42-43页
   ·某K 波段空间行波管线性化器电路设计第43-47页
     ·线性化器整体设计思路第43-44页
     ·预失真器电路原理第44-47页
   ·线性化器ADS 电路设计与仿真第47-65页
     ·仿真软件简介第47-48页
     ·扇形偏置高阻线设计仿真第48-50页
     ·交指隔直滤波器设计仿真第50-52页
     ·一种二极管和场效应管结构的线性化器整体电路设计与仿真第52-58页
       ·电路基片及元器件选择第52-53页
       ·整体电路仿真第53-56页
       ·线性化系统设计仿真第56-58页
     ·一种二极管和MMIC 结构的线性化器整体电路设计与仿真第58-64页
       ·电路基片及器件选取第58-59页
       ·整体电路仿真第59-62页
       ·线性化系统设计仿真第62-64页
     ·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线性化器比较第64-65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0.18μm RF-CMOS工艺的10bit 100MS/s采样保持电路设计及优化
下一篇:宽带大功率微波输出窗及过渡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