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 第1-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9页 |
·TGEV的形态结构 | 第13-14页 |
·TGEV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4-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TGEV的诊断 | 第19-21页 |
·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 第21-23页 |
·腺病毒活载体疫苗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第25-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病毒分离与培养 | 第26页 |
·病毒TCID_(50)的测定 | 第26-27页 |
·中和试验(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 | 第27页 |
·病毒电镜观察 | 第27页 |
·RT-PCR诊断 | 第27-32页 |
·结果 | 第32-35页 |
·细胞病变的观察 | 第32-33页 |
·TGEV TS株病毒的TCID_(50) | 第33页 |
·中和试验结果 | 第33页 |
·TGEV电镜观察结果 | 第33-34页 |
·PCR产物的电泳结果 | 第34页 |
·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PCR鉴定结果 | 第34-35页 |
·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TGEV和PEDV的双重RT-PCR鉴别诊断 | 第38-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9页 |
·病毒样品的处理 | 第39页 |
·目的基因的双重RT-PCR扩增 | 第39-41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 第41页 |
·基因序列及由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1页 |
·PCR特异性试验 | 第41-42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42页 |
·田间试验 | 第42页 |
·结果 | 第42-46页 |
·双重PCR产物的电泳结果 | 第42页 |
·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PCR鉴定结果 | 第42-43页 |
·TGEV TS株RT-PCR产物序列分析 | 第43-44页 |
·PEDV QH株RT-PCR产物序列分析 | 第44-45页 |
·双重PCR特异性试验 | 第45页 |
·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45-46页 |
·田间试验结果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TGEV S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 第48-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60页 |
·技术路线 | 第49-50页 |
·主要材料 | 第50页 |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0页 |
·S基因的克隆 | 第50-54页 |
·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 | 第54-56页 |
·含S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56-58页 |
·含S基因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获得 | 第58-59页 |
·重组腺病毒电镜观察 | 第59页 |
·重组腺病毒TCID50测定 | 第59-60页 |
·重组腺病毒的稳定性检测 | 第60页 |
·结果 | 第60-68页 |
·S基因PCR产物的电泳结果 | 第60页 |
·S基因PCR鉴定结果 | 第60-61页 |
·S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61页 |
·重组质粒pMD18-Ts/S中S基因的鉴定 | 第61-63页 |
·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的PCR及酶切鉴定 | 第63页 |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质粒的鉴定 | 第63-65页 |
·重组腺病毒的收获及鉴定 | 第65-66页 |
·重组腺病毒电镜观察结果 | 第66-67页 |
·重组腺病毒空斑纯化及TCID_(50)测定结果 | 第67页 |
·重组腺病毒稳定性检测结果 | 第67-68页 |
·讨论 | 第68-72页 |
第五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重组腺病毒的动物免疫试验 | 第72-8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2-76页 |
·病毒及实验动物 | 第72-73页 |
·主要试剂 | 第73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73页 |
·重组腺病毒的准备 | 第73页 |
·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rAd-S对仔猪的免疫效果研究 | 第73-74页 |
·特异性抗体对乳猪的保护力试验 | 第74-75页 |
·乳汁免疫对乳猪的保护力试验 | 第75-76页 |
·结果 | 第76-78页 |
·仔猪体内rAd-S特异性抗体检测 | 第76-77页 |
·仔猪攻毒试验 | 第77页 |
·特异性抗体对乳猪的保护力 | 第77-78页 |
·母猪的血清特异性抗体 | 第78页 |
·乳汁免疫对乳猪的保护力 | 第78页 |
·讨论 | 第78-8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附录 | 第92-111页 |
附录1 TGEV Sp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 | 第92-96页 |
附录2 TGEV N基因的序列比较 | 第96-99页 |
附录3 PEDV M基因的序列比较 | 第99-101页 |
附录4 TGEV S基因的序列比较 | 第101-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作者简历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