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空间数据表示与GIS、RS应用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海岸带与海岸线的定义 | 第9-10页 |
| ·海岸带的定义 | 第9页 |
| ·海岸线的定义 | 第9-10页 |
| ·海岸带研究与岸线动态分析的重要意义 | 第10-11页 |
| ·海岸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 ·自然因素 | 第11-12页 |
| ·人为因素 | 第12页 |
| ·地理信息技术在岸线监测与研究中的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海岸带地图与GIS研究中的基础问题 | 第16-21页 |
| ·陆地地图与海图 | 第16-17页 |
| ·高程基准面、潮高基准面与理论深度基准面的关系 | 第17-18页 |
| ·海岸带地图的投影及坐标的转换 | 第18-20页 |
| ·基于GIS软件平台的地图投影转换问题 | 第18-19页 |
| ·坐标系统转换问题 | 第19-20页 |
| ·海岸线在地图与GIS中的数据表示 | 第20-21页 |
| 第3章 岸线长期变化的GIS、RS分析 | 第21-32页 |
|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 | 第21页 |
| ·岸线数据获取 | 第21-23页 |
| ·图像预处理 | 第23-26页 |
| ·几何校正 | 第23-24页 |
| ·图像增强 | 第24页 |
| ·多源数据融合 | 第24-26页 |
| ·海域岸线的提取 | 第26-28页 |
| ·岸线变化分析 | 第28-32页 |
| ·岸线变化的RS分析 | 第28-30页 |
| ·岸线变化的GIS分析 | 第30-32页 |
| 第4章 岸线短期变化的GIS表示与应用 | 第32-44页 |
| ·短期岸线变化的敏感性 | 第32-33页 |
| ·潮汐 | 第32页 |
| ·风暴潮 | 第32-33页 |
| ·简单推算半日潮汐的方法 | 第33-34页 |
| ·短周期岸线变化的空间数据表示和分析 | 第34-40页 |
| ·空间数据采集与组织 | 第35页 |
| ·短周期岸线变化的GIS分析 | 第35-40页 |
| ·潮水位模型的应用 | 第40-44页 |
| ·潮水位上升的损失分析 | 第40-42页 |
| ·不同水深岸线类型的自动识别 | 第42-44页 |
| 第5章 岸线变化预测模型 | 第44-50页 |
| ·物理模型 | 第44页 |
| ·概念模型——Bruun法则 | 第44-46页 |
| ·Bruun法则 | 第44-45页 |
| ·Bruun第2法则 | 第45-46页 |
| ·Bruun法则的局限性 | 第46页 |
| ·数学模型 | 第46-50页 |
| ·岸线变迁一线模型 | 第46-48页 |
| ·Malcolm模式 | 第48页 |
| ·风暴潮引起的岸线后退估计法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个人简历 | 第59-60页 |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