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 第1-4页 |
摘 要 | 第4-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目 录 | 第6-9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朊蛋白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和朊病毒检测研究进展 | 第9-31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1 朊蛋白的结构 | 第11-16页 |
·朊蛋白基因的结构 | 第11-12页 |
·朊蛋白的一级结构 | 第12-14页 |
·朊蛋白的二级结构 | 第14-15页 |
·朊蛋白的三维结构 | 第15-16页 |
2 朊病毒的结构及细胞培养模型 | 第16-18页 |
·PrP~C 与PrP~(Sc) 的区别及PrP~C 向PrP~(Sc) 的转变 | 第16-18页 |
·朊病毒研究的细胞培养模型 | 第18页 |
3 朊蛋白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布 | 第18-19页 |
4 朊病毒的体内播散途径 | 第19-20页 |
·在淋巴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复制储存 | 第19-20页 |
·神经轴突输送链 | 第20页 |
·血源性播散 | 第20页 |
5 朊病毒的检测 | 第20-23页 |
·蛋白酶K 处理的检测方法 | 第20-22页 |
·免疫检测 | 第20-22页 |
·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法(PMCA) | 第22页 |
·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处理的检测方法 | 第22-23页 |
·直接检测PrP~(Sc) 的方法 | 第23页 |
·质谱检测 | 第23页 |
·光谱检测 | 第23页 |
6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1页 |
第二篇 研究报告 | 第31-53页 |
第一章 人朊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反应原性分析 | 第31-46页 |
1 前言 | 第31-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9页 |
·材料 | 第32-33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2页 |
·血液来源 | 第32页 |
·酶与试剂 | 第32页 |
·主要仪器 | 第32-33页 |
·方法 | 第33-39页 |
·人PrP 基因ORF 克隆至pMD18-T 载体 | 第33-35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37页 |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37-38页 |
·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分析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人PRNP 基因ORF 克隆到pMD18-T 载体 | 第39页 |
·人PRNP 基因ORF 序列分析 | 第39-40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页 |
·pET-HomPrP 的大肠杆菌高效表达及表达产物SDS-PAGE 检测 | 第40页 |
·人重组mPrP 的纯化 | 第40页 |
·人重组mPrP 的反应原性分析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第二章 人成熟朊蛋白抗血清的制备 | 第46-53页 |
1 前言 | 第4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材料 | 第46-47页 |
·抗原 | 第46页 |
·动物 | 第46页 |
·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方法 | 第47-48页 |
·动物免疫 | 第47页 |
·抗血清的制备 | 第47页 |
·抗血清特异性的检测 | 第47-4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方阵滴定确定抗原和抗体的工作浓度 | 第48-49页 |
·抗血清的间接ELISA 检测结果 | 第49页 |
·抗血清的Western-blotting 分析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缩写词英汉对照表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导师简介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