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产力的伦理审视
内容摘要(中英文)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页 |
一、工业生产力与当代人类困境 | 第7-11页 |
(一) 当代人类困境的主要表现 | 第7-9页 |
(二) 当代人类困境成因剖析 | 第9-11页 |
二、生态生产力的界定与解析 | 第11-18页 |
(一) 生态生产力概念的提出 | 第11-13页 |
(二) 生态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 第13-17页 |
(三) 生态生产力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 | 第17-18页 |
三、生态生产力的伦理基础 | 第18-24页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 第18-19页 |
(二) 西方生态伦理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 | 第19-21页 |
(三)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生态伦理向度 | 第21-24页 |
四、生态生产力的伦理意蕴 | 第24-30页 |
(一) 生态生产力主张尊重自然的全面价值和权利 | 第24-26页 |
(二) 生态生产力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 | 第26-28页 |
(三) 生态生产力体现了代内公正与代际公正的统一 | 第28-29页 |
(四) 生态生产力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第29-30页 |
五、生态生产力实践中伦理约束机制的建构 | 第30-35页 |
(一) 环境伦理规范下的政府行为及其调节 | 第30-32页 |
(二) 环境伦理规范下的企业行为及其调节 | 第32-34页 |
(三) 环境伦理规范下的个人行为及其调节 | 第34-35页 |
结束语 | 第35-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