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古代戏曲论文

元杂剧旦本戏研究

引论第1-12页
第一章:元杂剧旦本体制的形成第12-34页
 第一节:“脚色”概说第12-15页
 第二节:“旦角”渊源考辨第15-28页
  一、“旦”字渊源第16-24页
  二、“旦”的实质出现第24-28页
 第三节:“一角主唱”的确立第28-34页
  一、前代未成熟戏剧的演唱第28-31页
  二、“一角主唱”的形成第31-34页
第二章:旦本戏的分类第34-56页
 第一节:元杂剧分类概述第34-37页
 第二节:对旦本戏进行分类第37-40页
 第三节:旦本戏分类阐释第40-56页
  一、奴婢为主唱第41-45页
  二、妓女为主唱第45-48页
  三、闺阁女子主唱第48-50页
  四、巾帼女性主唱第50-54页
  五、神异女子主唱第54-56页
第三章:元杂剧旦本戏特点第56-78页
 第一节:从后世选本看旦本戏特点第56-60页
  一、“至情”之作第57-59页
  二、“婉丽”风格第59-60页
 第二节:旦本戏曲体风格上呈现的特点第60-65页
  一、【柳叶儿】曲牌的使用第60-61页
  二、对《中原音韵》“韵部”的选用第61-65页
 第三节:旦本戏的平民化色彩第65-71页
  一、平民化的主人公第65-68页
  二、平民化的情节模式第68-71页
 第四节:女性文学史观照下的旦本特点第71-78页
  一、数量集中性第72-73页
  二、形象丰富性第73-74页
  三、异性代言的客观性第74-78页
第四章:旦本戏生成的外部土壤第78-92页
 第一节:旦本戏的创作与男作家的关系第78-84页
  一、作家的身份地位、生活背景第78-81页
  二、作家的才力、风格第81-82页
  三、作家的创作意识、目的第82-84页
 第二节:旦本戏与元代歌妓的关系第84-88页
  一、主要扮演者第85-86页
  二、主角的创作原型第86-87页
  三、间接参与创作者第87-88页
 第三节:旦本戏的生成与元代社会关系第88-92页
  一、商品生产和竞争机制的介入第88-90页
  二、大众审美要求第90-92页
结语第92-93页
参考书目第93-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新几内亚凤仙组培快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