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水资源评价及系统开发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8-10页 |
| ·水资源概念 | 第8页 |
| ·水资源的重要性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水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GIS及在水资源研究中的运用 | 第11-14页 |
| ·GIS概述 | 第11-12页 |
| ·GIS在水资源领域中的运用 | 第12-13页 |
| ·GIS在水资源评价中的运用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水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5-33页 |
| ·水资源数量评价 | 第15-21页 |
| ·降水量计算 | 第15-16页 |
| ·蒸发量计算 | 第16-18页 |
| ·地表水资源量 | 第18-20页 |
| ·地下水资源量 | 第20-21页 |
| ·总水资源量 | 第21页 |
| ·水资源质量评价 | 第21-24页 |
| ·单一指标法 | 第22页 |
|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22-24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 第24-28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 第24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等级确定 | 第24-25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指标选取 | 第25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方法 | 第25-28页 |
| ·水资源综合评价 | 第28-33页 |
| ·水资源时空变化模拟模型 | 第28-31页 |
| ·水资源供需分析 | 第31页 |
|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指标DD(T)计算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基于 GIS的水资源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3-40页 |
| ·GIS开发方式选取 | 第33-34页 |
| ·系统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 ·设计目标 | 第34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 ·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 | 第35-37页 |
| ·系统管理模块 | 第35页 |
| ·数据库模块 | 第35-36页 |
| ·水资源数量评价模块 | 第36页 |
| ·水资源质量评价模块 | 第36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模块 | 第36页 |
| ·水资源综合评价模块 | 第36页 |
| ·系统帮助模块 | 第36-37页 |
|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37-40页 |
|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第37-38页 |
|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 第38页 |
| ·数据访问及存储 | 第38页 |
| ·系统开发平台 | 第38-39页 |
| ·系统安装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塔里木河水资源评价 | 第40-80页 |
| ·塔里木河流域概况 | 第40-46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0-42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2-43页 |
| ·生态环境概况 | 第43-45页 |
| ·水资源概况及特征 | 第45-46页 |
|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结果 | 第46-71页 |
| ·水资源数量评价 | 第46-52页 |
| ·水资源质量评价 | 第52-54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 第54-56页 |
| ·水资源综合评价 | 第56-71页 |
|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系统介绍 | 第71-80页 |
| ·系统主界面 | 第71-72页 |
| ·系统管理 | 第72-73页 |
| ·数据库模块 | 第73-74页 |
| ·数量评价模块 | 第74-75页 |
| ·质量评价模块 | 第75-76页 |
| ·开发利用评价模块 | 第76-78页 |
| ·综合评价模块 | 第78-80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附: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