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9页 |
1 苏联战争小说在中国的传播 | 第9-13页 |
·苏联战争小说概况 | 第9页 |
·苏联战争小说在中国的传播 | 第9-13页 |
2 接受与选择:“十七年”战争小说对苏联战争小说模式的认同与排斥 | 第13-30页 |
·选择中的认同与吸纳 | 第13-23页 |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唱英雄主义赞歌 | 第13-16页 |
·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乐观主义情怀的抒写 | 第16-18页 |
·两军对阵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运用 | 第18-21页 |
·历史叙事与史诗性特征追求 | 第21-23页 |
·接受中的选择与本土化倾向 | 第23-30页 |
·人道主义的缺失 | 第24-27页 |
·英雄传奇模式的运用 | 第27-28页 |
·革命胜利大团圆模式的承继 | 第28-30页 |
3 关于接受现象生成的理论思考 | 第30-38页 |
·两国政治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 第30-32页 |
·深层文化心理的相似性 | 第32-35页 |
·文化积淀的相似 | 第33页 |
·文学观念的趋同 | 第33-35页 |
·创作背景的相似性 | 第35-38页 |
·近代革命历史进程的相似 | 第35页 |
·创作主体经历的相似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