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 ·钠离子电池概述 | 第10页 |
| ·钠离子电池的原理 | 第10-11页 |
| ·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 第11-14页 |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4-16页 |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6页 |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VPO_4F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NaVPO_4F的结构 | 第16-17页 |
| ·NaVPO_4F的合成方法 | 第17-18页 |
| ·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 第18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20页 |
| ·电池的制备及组装 | 第20-21页 |
| ·实验装置图 | 第21-22页 |
| ·制备正极材料NaVPO_4F的总体流程图 | 第22页 |
| ·粒度分布测试方法 | 第22-23页 |
| ·原子吸收光谱(AAS)分析 | 第23页 |
| ·热分析技术 | 第23页 |
| ·粉末红外(IR)分析 | 第23页 |
| ·X 射线衍射(XRD) 分析 | 第23-24页 |
| ·扫描电镜(SEM)的表征 | 第24页 |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24页 |
| ·循环伏安分析 | 第24-25页 |
| ·交流阻抗分析 | 第25-26页 |
| ·充放电实验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NaVPO_4F的固相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7-43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实验 | 第27-28页 |
| ·NaVPO_4F 的制备 | 第27页 |
| ·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28-41页 |
| ·球磨时间探讨 | 第28-31页 |
| ·NaVPO_4F正极材料的表征 | 第31-36页 |
| ·NaVPO_4F-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6-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NaV_(1-x)Cr_xPO_4F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3-51页 |
| ·概述 | 第43页 |
| ·实验 | 第43-44页 |
| ·VP04的制备 | 第43页 |
| ·CrP04的制备 | 第43-44页 |
| ·NaV_(1-x)Cr_xPO_4F的制备 | 第44页 |
| ·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5-46页 |
| ·扫描电镜(SEM) 分析 | 第46-47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LiVPO_4F与NaVPO_4F电池正极材料的比较研究 | 第51-57页 |
| ·前言 | 第51页 |
| ·实验 | 第51-52页 |
| ·材料的制备 | 第51页 |
| ·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 ·XRD 分析 | 第52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总结 | 第57-58页 |
| ·前景与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