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关于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9-13页 |
·关于科技资源配置量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区域科技资源及其优化配置的理论研究 | 第17-31页 |
·资源与科技资源 | 第17-19页 |
·资源 | 第17页 |
·科技资源的定义和内涵 | 第17-18页 |
·科技资源的特点 | 第18-19页 |
·科技资源配置的定义和内涵 | 第19-25页 |
·资源配置 | 第19页 |
·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 | 第19-21页 |
·科技资源配置的内容 | 第21-25页 |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 第25-28页 |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和内容 | 第25-27页 |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 第27-28页 |
·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28-31页 |
·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内容 | 第29页 |
·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特征 | 第29-31页 |
第3章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模型 | 第31-44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理论与数学模型 | 第31-35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基本理论 | 第31-33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 模型 | 第33-35页 |
·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40页 |
·影响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要素 | 第35-37页 |
·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37-38页 |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0页 |
·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模型 | 第40-44页 |
·评价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40-41页 |
·基于C~2R 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评价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基于C~2R 的聚类分析模型 | 第42-44页 |
第4章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44-60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 | 第44-54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资源投入分析 | 第44-49页 |
·科技产出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 | 第49-51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发展现状 | 第51-54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纵向分析 | 第54-56页 |
·东北三省科技资源配置同其他省份的横向分析 | 第56-60页 |
第5章 东北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建议 | 第60-67页 |
·东北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老工业基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第61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对策 | 第61-67页 |
·建设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实现科技人才的优化配置 | 第61-62页 |
·健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科技管理体系 | 第62-63页 |
·加强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的结合 | 第63-65页 |
·建立完善的社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第65-66页 |
·完善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摘要 | 第74-76页 |
ABSTRACT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