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3页 |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出口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传统贸易理论 | 第14-15页 |
·比较优势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 第14页 |
·资源禀赋论(H-O-S Theory) | 第14-15页 |
·相互需求论(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 第15页 |
·新贸易理论 | 第15-20页 |
·研究与开发要素论 | 第15-16页 |
·人力资本说 | 第16-17页 |
·技术差距说 | 第17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18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19页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19-20页 |
·出口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理论 | 第20-23页 |
·从出口竞争力角度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认识 | 第20-21页 |
·从出口竞争力角度对新贸易理论的理解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机电类主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23-34页 |
·机电业在贸易中的地位 | 第23-24页 |
·主要产品的界定 | 第24-25页 |
·建立出口竞争力显示性指标体系 | 第25-34页 |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 第25-26页 |
·产品出口竞争指数分析(TSC指数) | 第26-28页 |
·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RCA指数) | 第28-30页 |
·产业内贸易指数(ITT 指数) | 第30-31页 |
·进出口价格比 | 第31-32页 |
·出口价格变动指数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机电类主要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 第34-40页 |
·出口商品结构 | 第34-36页 |
·贸易方式结构 | 第36-37页 |
·出口主体结构 | 第37-38页 |
·出口市场结构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影响提升机电类主要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第40-45页 |
·制约因素 | 第40-41页 |
·出口产品贸易方式的制约 | 第40页 |
·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 | 第40-41页 |
·重复建设、雷同发展的制约 | 第41页 |
·出口生产企业集中度不高的制约 | 第41页 |
·加入WTO 对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 第41-45页 |
·加入WTO 对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 第41-43页 |
·加入WTO 对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 第43-45页 |
第六章 提升机电类主要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思路 | 第45-53页 |
·在国际惯例和WTO 规则下,对机电产品出口加强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 | 第45-46页 |
·中长期R&D 贷款 | 第45页 |
·出口融资 | 第45-46页 |
·出口信用保险 | 第46页 |
·制定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 | 第46-47页 |
·大力调整机电产品的出口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 第47-48页 |
·实现市场多元化的战略,不断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 | 第48-50页 |
·拓展发达国家市场 | 第48-49页 |
·加大力度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 第49-50页 |
·提高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非价格竞争能力 | 第50-51页 |
·实施全面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政策体系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