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其优化研究的意义 | 第1-15页 |
(一) 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界定 | 第9-12页 |
1、高等教育结构及类型 | 第9页 |
2、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 第9-11页 |
3、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 第11-12页 |
(二) 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研究的意义 | 第12-15页 |
1、有助于科教兴国、科教兴水战略的实施 | 第12-13页 |
2、有助于加快现代水利的建设步伐 | 第13页 |
3、有助于水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 第13-15页 |
二、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研究的依据 | 第15-33页 |
(一) 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5-22页 |
1、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系统论思想 | 第15-16页 |
2、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系统的元素与结构 | 第16-17页 |
3、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系统的分析 | 第17-22页 |
(二) 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研究的实践依据 | 第22-33页 |
1、水利人才需求昭示着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紧迫性 | 第22-27页 |
2、水利高校的发展昭示着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 第27-30页 |
3、水利行业的有关政策要求昭示着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可行性 | 第30-33页 |
三、我国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目标和原则 | 第33-42页 |
(一) 我国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目标 | 第33-38页 |
1、水利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 第33-34页 |
2、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任务 | 第34-36页 |
3、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具体目标 | 第36-38页 |
(二) 我国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原则 | 第38-42页 |
1、科学性原则 | 第38-39页 |
2、整体系统性原则 | 第39-40页 |
3、可行性原则 | 第40页 |
4、实效性原则 | 第40-41页 |
5、可持续性原则 | 第41-42页 |
四、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方略 | 第42-55页 |
(一) 树立科学的水利高等教育发展观 | 第42-44页 |
1、坚持一个立足点 | 第42页 |
2、转变两种思想 | 第42-43页 |
3、树立三种观念 | 第43-44页 |
(二) 优化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系统的环境 | 第44-48页 |
1、合理规划水利高校的地区(流域)结构布局 | 第44-46页 |
2、大力拓展水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第46-47页 |
3、主动接受科技对水利高等教育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三) 发挥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系统的功能 | 第48-51页 |
1、加强不同办学层次结构调整,坚持办学规模的合理性 | 第48-49页 |
2、创造各个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的特色,注重办学需求的平衡性 | 第49-50页 |
3、优化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机制,实行办学运作的高效性 | 第50-51页 |
(四) 加强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育人目标的相互耦合 | 第51-55页 |
1、明确水利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构想 | 第51-52页 |
2、加快我国水利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改革的步伐 | 第52-53页 |
3、构建符合育人目标要求的水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