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滇西北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绪论第11-22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4页
     ·选题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4-18页
     ·区位理论第14-15页
     ·地租地价理论第15-16页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第16-17页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17页
     ·人地协调理论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0页
     ·国外研究第18-19页
     ·国内研究第19-20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2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宁蒗县概况第22-35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22-24页
     ·地理位置第22页
     ·资源环境特征第22-24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24-27页
     ·历史沿革第24-25页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25-27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27-35页
     ·宁蒗县2008 年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第27-30页
     ·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第30-32页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2-35页
3、宁蒗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第35-46页
   ·农用地动态变化第35-39页
     ·耕地动态变化第35-36页
     ·园地动态变化第36-37页
     ·林地动态变化第37-38页
     ·牧草地动态变化第38-39页
     ·其他农用地动态变化第39页
   ·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第39-45页
     ·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动态变化第40-43页
     ·交通用地动态变化第43-44页
     ·水利设施用地动态变化第44-45页
   ·未利用地动态变化第45-46页
4、宁蒗县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第46-54页
   ·主成分分析方法第46-48页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第46页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步骤第46-48页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第48-54页
     ·主成分分析第48-49页
     ·主成分分析输出结果第49-52页
     ·主成分结果分析第52-53页
     ·驱动力综合得分第53-54页
5、宁蒗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第54-62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的关系第54-55页
     ·总人口与建设用地关系第54页
     ·总人口与耕地面积关系第54-55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55-61页
     ·建设用地、园地变化与生产总值(GDP)的关系第55-57页
     ·建设用地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第57-58页
     ·建设用地变化与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关系第58-59页
     ·耕地变化与第一产业比重的关系第59-60页
     ·园地变化与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第60-61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政策的关系第61-62页
6、宁蒗县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变化趋势预测第62-80页
   ·主要相关社会经济指标预测第62-67页
     ·宁蒗县总人口预测第62-65页
     ·城镇化率预测第65-66页
     ·县域GDP 预测第66-67页
   ·县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第67-76页
     ·预测模型的原理及方法第67-69页
     ·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控制指标预测第69-76页
   ·主要规划地类2020年需求量预测结果与二调数据及规划指标的对照第76-80页
     ·耕地保有量第76-77页
     ·建设用地第77页
     ·城乡建设用地第77-78页
     ·城镇工矿用地第78-80页
7、宁蒗县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对策与建议第80-84页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第80-81页
     ·增加农业资金和技术投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第80页
     ·撤乡建镇,加速城镇化第80-81页
     ·积极打造和发展旅游业第81页
   ·改善人们生活,促进人地和谐共处第81-82页
     ·加大扶贫力度,提高人口素质第81页
     ·加快建设和完善道路、供水及通电等基础设施第81-82页
   ·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第82-84页
     ·生态退耕,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优化产业结构第82页
     ·加强还林地的监督管理第82-84页
8、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本研究的理论含义与应用意义第84页
   ·研究存在的创新与不足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致谢第91-92页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准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研究
下一篇: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云南省土地利用结构与碳排放量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