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10页 |
|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 ABSTRACT | 第13-18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8-47页 |
| 引言 | 第18-20页 |
| 第一章 鱼类病毒病的发生与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水产养殖动物核酸疫苗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23-29页 |
| 1、核酸疫苗的研究简介 | 第23-24页 |
| 2、核酸疫苗在鱼类上的应用 | 第24-25页 |
| 3、核酸疫苗对鱼类免疫反应的诱导机制 | 第25-26页 |
| ·核酸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 | 第26页 |
| ·核酸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 | 第26页 |
| 4、鱼用核酸疫苗的研制 | 第26-27页 |
| ·载体的构建 | 第26-27页 |
| ·抗原编码基因筛选 | 第27页 |
| 5、影响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 第27-28页 |
| 6、DNA 疫苗的安全性及其他相关问题 | 第28-29页 |
| 7、鱼用核酸疫苗研究展望 | 第29页 |
| 第三章 核酸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 第29-42页 |
| 1、脂质体核酸疫苗佐剂 | 第29-33页 |
| ·概念与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 ·脂质体用作疫苗佐剂的优点 | 第30页 |
| ·脂质体佐剂疫苗的应用例 | 第30-32页 |
| ·病毒类脂质体佐剂疫苗 | 第30-31页 |
| ·细菌类脂质体佐剂疫苗 | 第31页 |
| ·寄生虫脂质体疫苗 | 第31-32页 |
| ·肿瘤脂质体疫苗 | 第32页 |
| ·影响脂质体佐剂疫苗效果的因素 | 第32-33页 |
| ·脂质体的制备 | 第32页 |
| ·疫苗抗原与脂质体的结合方式 | 第32-33页 |
| 2、细胞因子、CpG ODN 等新型核酸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 第33-42页 |
| ·细胞因子 | 第33-36页 |
| ·IL-2 | 第34页 |
| ·IL-12 | 第34-35页 |
| ·IL-4 | 第35页 |
| ·IFN-γ | 第35页 |
| ·GM-CSF | 第35-36页 |
| ·C3d | 第36-37页 |
| ·CpG DNA | 第37-41页 |
| ·CpG DNA 的发现 | 第37-38页 |
| ·CpG DNA 的结构特性 | 第38-39页 |
| ·CpG DNA 的免疫学作用 | 第39-40页 |
| ·CpG DNA 的佐剂作用 | 第40-41页 |
| ·细胞因子及CpG DNA 在鱼类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核酸疫苗中试产品的质量控制 | 第42-47页 |
|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第42-44页 |
| ·对核酸疫苗的质量要求 | 第42-43页 |
| ·对工程菌的质量要求 | 第43-44页 |
| 2、培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第44页 |
| 3、纯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第44页 |
| 4、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 第44-47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47-128页 |
| 第一章 淋巴囊肿病毒中国分离株(LCDV-cn)候选疫苗的制备与细胞内表达、定位研究 | 第47-64页 |
| 1、材料 | 第48-50页 |
| 2、方法 | 第50-58页 |
| 3、结果 | 第58-63页 |
| 4、讨论 | 第63-64页 |
| 第二章 重组质粒pEGFP-N2-LCDV-cn-MCP0.6kb 在牙鲆体内存留与表达研究 | 第64-75页 |
| 1、材料与方法 | 第64-69页 |
| 2、结果 | 第69-73页 |
| 3、讨论 | 第73-75页 |
| 第三章 重组质粒pEGFP-N2-LCDV-cn-MCP0.6kb 的免疫效果评价 | 第75-85页 |
| 1、接种重组质粒pEGFP-N2-LCDV-cn-MCP0.6kb 前牙鲆感染LCDV-cn 的检验 | 第75-7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5-77页 |
| ·结果 | 第77页 |
| 2、重组质粒pEGFP-N2-LCDV-cn-MCP0.6kb 不同接种途径和剂量的免疫效果比较 | 第77-8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1页 |
| ·结果 | 第81-83页 |
| ·讨论 | 第83-85页 |
| 第四章 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佐剂的研究 | 第85-96页 |
| 1、脂质体对牙鲆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免疫活性的影响 | 第85-9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85-87页 |
| ·结果 | 第87-89页 |
| ·讨论 | 第89-90页 |
| 2.C pG ODN 对牙鲆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免疫活性的影响 | 第90-9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1-92页 |
| ·结果 | 第92-94页 |
| ·讨论 | 第94-96页 |
| 第五章 免疫接种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后牙鲆组织内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I、II(MHC Iα、IIα)表达水平的变化 | 第96-104页 |
| 1、材料与方法 | 第96-98页 |
| 2、结果 | 第98-101页 |
| 3、讨论 | 第101-104页 |
| 第六章 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的安全性研究 | 第104-120页 |
| 1、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的内毒素测定 | 第104-10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05-106页 |
| ·方法 | 第106-107页 |
| ·内毒素检测试验 | 第107页 |
| ·结果 | 第107-108页 |
| ·讨论 | 第108-109页 |
| 2、肌肉注射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后的炎症反应 | 第109-113页 |
| ·材料 | 第109页 |
| ·方法 | 第109-110页 |
| ·结果 | 第110-113页 |
| 3、疫苗与宿主染色体整合性及对环境抗性菌的影响研究 | 第113-120页 |
| ·材料 | 第113页 |
| ·方法 | 第113-114页 |
| ·结果 | 第114-118页 |
| ·讨论 | 第118-120页 |
| 第七章 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的田间应用 | 第120-128页 |
| 1、材料与方法 | 第120-123页 |
| 2、结果 | 第123-126页 |
| 3、讨论 | 第126-128页 |
| 结论 | 第128-1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0-147页 |
| 附录 | 第147-150页 |
| 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0-151页 |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