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世界各国师范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师范教育史论文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模式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

一、引论第1-13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三)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第9-11页
 (四) 相关研究第11-12页
 (五)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2-13页
二、中国社会近代化与师范教育模式的形成第13-28页
 (一) 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第13-15页
 (二)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历程第15-18页
 (三)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第18-28页
三、中国师范教育模式社会适应性分析第28-36页
 (一) 独立设置、集权管理的体制适应政府控制教育的需要第29页
 (二) 定向、分层的师资培养模式适应师资数量上的需求第29-31页
 (三) 官费培养、毕业后须服务于教育界的契约模式保证了师范生生源、稳定了师资队伍第31-32页
 (四) 课程设置上采取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混编、师范学校附设中、小学适应了师范生能力培养的需要第32-33页
 (五) 近代师范教育模式社会适应性中遇到的问题第33-36页
四、研究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模式社会适应性的现实意义第36-42页
 (一) 关于近代师范教育模式社会适应性的争论第37-39页
 (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势在必行第39-40页
 (三) 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应参照世界师范教育模式发展趋势二第40-42页
五、结论—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第42-48页
 (一) 教师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第42-43页
 (二) 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思考第43-48页
总结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车道二、三级公路纵断面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下一篇:虚拟无线接收机的研究与16QAM信号解调算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