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形相控阵中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共形阵的波束形成 | 第13-29页 |
·共形阵概念 | 第13-14页 |
·窄带信号模型 | 第14-16页 |
·窄带信号定义及模型 | 第14-15页 |
·阵列中的窄带信号模型 | 第15-16页 |
·噪声模型 | 第16页 |
·任意阵列模型 | 第16-18页 |
·方向图乘积原理 | 第16页 |
·任意阵列方向图函数 | 第16-18页 |
·典型阵列模型 | 第18页 |
·均匀圆阵的波束形成 | 第18-21页 |
·均匀圆阵的方向图函数 | 第19-20页 |
·均匀圆阵方向图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20-21页 |
·理想共形柱阵的波束图合成 | 第21-26页 |
·阵列模型 | 第21-22页 |
·阵列方向图 | 第22-23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23-26页 |
·有向阵元对波束形成的影响 | 第26-29页 |
·有向阵元的辐射函数 | 第26-27页 |
·采用有向阵元后的圆柱阵阵列方向图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圆阵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 第29-41页 |
·自适应天线系统模型 | 第29-30页 |
·自适应滤波算法准则 | 第30-33页 |
·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 | 第31页 |
·最大信扰比(SIR)准则 | 第31-32页 |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准则 | 第32-33页 |
·圆阵的空域自适应滤波算法 | 第33-41页 |
·QR 分解最小二乘(QRD-LS)算法 | 第34-38页 |
·QR 分解采样矩阵求逆(QRD-SMI)算法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宽带圆阵的波束形成 | 第41-53页 |
·宽带信号模型 | 第41-42页 |
·宽带信号定义 | 第41页 |
·宽带信号模型 | 第41-42页 |
·宽带圆阵阵元间距的确定 | 第42-44页 |
·栅瓣避免条件 | 第42-43页 |
·主瓣波束宽度的影响因数 | 第43-44页 |
·共形阵列的阵元切换 | 第44-45页 |
·同心圆阵 | 第45-46页 |
·设计实例 | 第46-53页 |
·设计分析 | 第46-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宽带圆阵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 第53-71页 |
·基于MVDR 方法的宽带圆阵自适应波束形成 | 第53-58页 |
·窄带 MVDR 自适应波束形成 | 第53-55页 |
·对宽带信号的处理 | 第55-57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基于宽带聚焦的自适应波束形成 | 第58-66页 |
·宽带聚焦波束形成器 | 第59-60页 |
·宽带聚焦算法概述 | 第60-63页 |
·基于一致聚焦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 | 第63-64页 |
·宽带一致聚焦自适应波束形成仿真 | 第64-66页 |
·主瓣内干扰的宽带聚焦波束形成 | 第66-71页 |
·干扰相消预处理 | 第66-67页 |
·偏移修正 | 第67-68页 |
·仿真实验结果 | 第68-71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