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8页 |
图表一览表 | 第8-11页 |
致谢 | 第11-12页 |
摘要 | 第12-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39页 |
第一节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 第18-28页 |
1、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及其分布 | 第18-19页 |
2、农作物秸秆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第19-28页 |
2.1 青贮和氨化技术 | 第20-23页 |
2.2 战略性补饲 | 第23-26页 |
2.3 颗粒化的全混合日粮 | 第26-27页 |
2.4 品种选育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预处理改善秸秆营养价值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28-37页 |
1、农作物秸秆的植物学结构和细胞壁化学组成 | 第28-30页 |
1.1 农作物秸秆的植物学结构 | 第28-29页 |
1.2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 第29-30页 |
2、预处理改善秸秆营养价值机理 | 第30-37页 |
2.1 预处理对秸秆化学特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2.2 预处理对秸秆物理特性的影响 | 第33页 |
2.3 预处理对秸秆消化和利用的影响 | 第33-36页 |
2.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39-102页 |
第一节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45页 |
1、试验材料 | 第39页 |
1.1 理化特性分析材料的制备 | 第39页 |
1.2 电镜观察材料的制备 | 第39页 |
2、试验方法 | 第39-44页 |
2.1 预处理样品制备 | 第39-40页 |
2.2 样品烘干与粉碎 | 第40页 |
2.3 化学成分分析 | 第40页 |
2.4 尼龙袋法测定稻草干物质降解率 | 第40-41页 |
2.5 体外产气法评定稻草消化动力参数 | 第41-42页 |
2.6 物理参数测定 | 第42-43页 |
2.7 茎样品的原位降解 | 第43页 |
2.8 镜检样品的制备 | 第43-44页 |
3、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第二节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102页 |
1、稻草预处理后营养价值的改善 | 第45-54页 |
1.1 稻草预处理后化学组分的变化 | 第45-49页 |
1.2 稻草预处理后干物质降解率的变化 | 第49-50页 |
1.3 稻草预处理后累积产气量和消化动力参数的变化 | 第50-54页 |
2、稻草预处理后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 | 第54-58页 |
2.1 稻草预处理后物理特性的变化 | 第54-56页 |
2.2 物理特性变化与稻草营养价值的相关性 | 第56-58页 |
3、稻草预处理后组织和细胞形态的变化 | 第58-81页 |
3.1 化学预处理对稻草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58-68页 |
3.2 化学预处理对稻草茎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68-81页 |
4、预处理稻草瘤胃降解的时空特异性 | 第81-102页 |
4.1 预处理稻草组织瘤胃降解的时空特异性 | 第81-89页 |
4.2 预处理稻草细胞瘤胃降解的时空特异性 | 第89-102页 |
第三章 综合讨论 | 第102-109页 |
1、预处理效果分析 | 第102页 |
2、稻草预处理后物理特性变化及其与营养价值的相关性 | 第102-104页 |
3、稻草预处理后组织和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 | 第104-106页 |
3.1 稻草预处理后表皮组织和细胞形态的变化 | 第104-106页 |
3.2 稻草预处理后基本组织和细胞形态的变化 | 第106页 |
4、预处理稻草瘤胃降解的时空特异性 | 第106-109页 |
4.1 预处理稻草表皮组织和细胞的瘤胃降解 | 第107页 |
4.2 预处理稻草基本组织和细胞的瘤胃降解 | 第107-109页 |
第四章 提示、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109-111页 |
1、主要提示 | 第109页 |
2、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9-110页 |
3、后续研究展望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1页 |
附录 | 第121-122页 |
博士生期间录用及发表的论文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