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9页 |
1.1 实时性综述 | 第7-13页 |
1.1.1 实时的概念及应用 | 第7-9页 |
1.1.2 控制系统实时性内容及要求 | 第9-13页 |
1.2 常用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分析 | 第13-17页 |
1.2.1 集散控制系统实时性分析 | 第13-15页 |
1.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时性分析 | 第15-16页 |
1.2.3 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实时性分析 | 第16-17页 |
1.3 课题任务及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工业控制网络的实时性分析 | 第19-38页 |
2.1 工业控制网络实时性总述 | 第19-25页 |
2.1.1 网络通信时延分析 | 第19-20页 |
2.1.2 控制网络实时性关键因素分析 | 第20-25页 |
2.2 现场总线实时性分析 | 第25-29页 |
2.3 工业以太网实时性分析 | 第29-36页 |
2.3.1 以太网的响应时间分析 | 第30-33页 |
2.3.2 工业以太网实时性的改进 | 第33-36页 |
2.4 集散控制系统中通信网络实时性分析 | 第36-37页 |
2.4.1 过程控制网络SCnet实时性分析 | 第36页 |
2.4.2 现场总线SBUS实时性分析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控制系统实时性的优化设计 | 第38-75页 |
3.1 ECS-100系统实时性的分析 | 第38-51页 |
3.1.1 控制部分实时性分析 | 第38-48页 |
3.1.1.1 理论分析 | 第38-41页 |
3.1.1.2 实验测试 | 第41-45页 |
3.1.1.3 采样控制部分总体分析 | 第45-48页 |
3.1.2 显示操作部分实时性分析 | 第48-50页 |
3.1.3 系统实时性瓶颈的分析 | 第50-51页 |
3.2 主控制器实时性能优化设计 | 第51-68页 |
3.2.1 体系结构优化设计 | 第52页 |
3.2.2 硬件优化 | 第52-57页 |
3.2.3 软件优化 | 第57-68页 |
3.2.3.1 通信响应周期的优化 | 第58-59页 |
3.2.3.2 系统软件平台的优化 | 第59-65页 |
3.2.3.3 基于实时任务的优化 | 第65-67页 |
3.2.3.4 应用程序代码的优化 | 第67-68页 |
3.3 通讯网络实时性能优化设计 | 第68-72页 |
3.3.1 过程控制网SCnet优化 | 第68-69页 |
3.3.2 现场总线SBUS-S2优化 | 第69-71页 |
3.3.2.1 ECS-100系统SBUS-S2性能分析 | 第69页 |
3.3.2.2 SBUS-S2实时性能优化 | 第69-71页 |
3.3.3 现场总线SBUS-S1优化 | 第71-72页 |
3.4 显示操作部分实时性优化方法 | 第72-73页 |
3.5 系统局部实时性的优化方法 | 第73-7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4章 ECS-100X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与测试 | 第75-89页 |
4.1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实现 | 第75-76页 |
4.2 主控制器的设计实现 | 第76-77页 |
4.3 数据转发卡及SBUS的设计实现 | 第77-80页 |
4.4 过程控制网络SCnet的设计实现 | 第80-81页 |
4.5 ECS-100X系统的实时性测试 | 第81-83页 |
4.6 实时性继续优化的建议 | 第83-8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0页 |
5.1 总结 | 第89页 |
5.2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