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糖料作物病虫害论文

甘蔗花叶病毒E株系CP基因原核表达与抗体制备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一、前言第12-20页
 1、甘蔗花叶病和甘蔗花叶病毒的研究背景与现状第12-17页
   ·甘蔗花叶病的发生及危害第12-13页
   ·甘蔗花叶病毒第13-16页
     ·甘蔗花叶病毒的归属和特征第13-14页
     ·甘蔗花叶病毒亚组分类第14页
     ·我国甘蔗花叶病毒的株系和分化第14-16页
   ·甘蔗抗花叶病育种研究现状第16-17页
 2、甘蔗抗病毒基因工程第17-18页
   ·甘蔗抗病毒基因工程的主要策略第18页
     ·基于外壳蛋白基因第18页
     ·其它方面第18页
 3、甘蔗花叶病毒E株系的抗体制备与应用现状第18-19页
 4、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二、材料和方法第20-34页
 1、实验材料第20-21页
   ·供试的菌株与质粒第20页
   ·引物第20页
   ·工具酶和试剂盒第20页
   ·其它试剂第20-21页
   ·实验动物第2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1页
 2、实验方法第21-34页
   ·基本分子生物学方法第21页
   ·甘蔗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扩增和回收第21-23页
     ·质粒pNUSCP少量提取及纯化第21-22页
     ·ScMV-E CP基因部分片段PCR扩增第22-23页
     ·目的片段回收和纯化第23页
   ·ScMV-E CP基因的亚克隆第23-25页
     ·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连接第23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3-24页
     ·转化大肠杆菌DH5a第24页
     ·拟转化子的鉴定第24-25页
   ·ScMV-E 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25-27页
     ·pMD18-T-CP质粒的双酶切和目的片段回收第25-26页
     ·原核表达载体pEi29a(+)的提取及纯化第26页
     ·原核表达载体pET29a(+)的双酶切和回收第26页
     ·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的连接第26页
     ·转化大肠杆菌DH5a第26页
     ·原核表达载体拟重组质粒的鉴定第26-27页
   ·ScJIF-E CP基因的原核表达第27-28页
     ·大肠杆菌BL21(DE3)的感受态制备第27页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第27页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27页
     ·在不同诱导时间下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第27-28页
   ·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目的蛋白第28-30页
     ·表达菌的裂解第28页
     ·SDS-PAGE凝胶电泳第28-29页
     ·硝酸银染色第29-30页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30-31页
     ·天然条件下样品的制备第30页
     ·柱的准备第30-31页
     ·表达蛋白的纯化第31页
   ·多克隆抗体制备与保存第31-32页
   ·ScMV-E CP抗血清效价测定第32页
   ·抗血清特异性评价第32-34页
三、结果和分析第34-47页
 1、甘蔗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SCMV—E CP)的扩增和回收第34-35页
   ·目的片段ScMV-E CP的PCR扩增结果第34页
   ·目的片段回收纯化的结果第34-35页
 2、ScMV-E CP基因亚克隆转化子的鉴定结果第35-36页
   ·PER鉴定亚克隆拟转化子第35页
   ·双酶切鉴定亚克隆拟转化子第35-36页
 3、ScMV-E 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36-41页
   ·质粒pMD18-T-CP双酶切和目的片段回收结果第36-37页
   ·表达载体pET29a(+)的酶切和目的片段回收结果第37页
   ·原核表达拟重组质粒pET29a-CP与分子鉴定结果第37-39页
   ·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第39-41页
 4、ScMV-E CP基因的原核表达第41-43页
   ·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目的蛋白第41-42页
   ·诱导时间对目的蛋白的表达效应第42-43页
 5、纯化目的蛋白的检测第43-45页
 6、多克隆抗体第45-47页
   ·ScMV-E CP抗血清效价测定结果第45页
   ·抗血清特异性评价结果第45-47页
四、讨论第47-53页
 1、关于甘蔗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ScMV-E CP)的扩增和回收第47页
 2、关于ScMV-CP基因克隆第47-48页
 3、关于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第48-49页
 4、关于目的蛋白的纯化第49-50页
 5、关于多克隆抗体第50-51页
 6、本研究的创新以及进一步研究工作计划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附录1第58-60页
附录2第60-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多校区大学新校区管理问题考察
下一篇:清代前期闽海关的设置与福建沿海城市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