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地图制图学(地图学)论文--地图编制论文--地图设计、原图编绘论文

地貌自动综合的结构化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1.1 地图综合概述第8-11页
     ·概念的提出第8-9页
     ·地图自动综合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综合实施过程中的结构化分析第10-11页
 §1.2 地貌综合在制图综合中的重要性第11-13页
 §1.3 地貌综合的现有方法综述第13-19页
     ·基于等高线的地貌自动综合方法第13-16页
     ·基于DEM的地貌自动综合方法第16-19页
 §1.4 地貌自动综合中面临的问题第19页
 §1.5 本文所采用的结构化方法概述第19-20页
 §1.6 论文的内容组织第20-22页
第二章 等高线空间关系的建立第22-37页
 §2.1 等高线空间关系的研究意义第22-24页
 §2.2 等高线空间关系建立的前提—断点连接第24-28页
     ·断点产生的原因及现有处理方法第24页
     ·一种实用的断点连接方法第24-27页
     ·参数确定的相关实验分析第27-28页
 §2.3 等高线空间关系的表达第28-36页
     ·等高线空间关系分类第28-29页
     ·已有工作回顾第29-30页
     ·基于矢量的等高线空间关系的确定第30-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地形特征线的提取第37-50页
 §3.1 地性线概述及现有提取方法分析第37-39页
 §3.2 地性线自动查找的相关数学基础第39-42页
 §3.3 地形特征点的确定第42-44页
 §3.4 基于树结构的地形特征线的自动跟踪第44-49页
     ·追踪所遵循的原则第44-45页
     ·条件控制因子的选择第45-46页
     ·地性线的连接步骤第46-47页
     ·实验与结论第47-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基于特征点、特征线的地貌结构化综合第50-63页
 §4.1 基于地形特征点的隐式等高线结构化综合第50-54页
     ·基于地形特征点的D-P改进算法第51-52页
     ·保持拓扑一致性的二叉树方法第52-54页
 §4.2 基于地性线的等高线结构化成组综合第54-59页
     ·谷底线的评价第54-55页
     ·地性线结构化的思路第55-56页
     ·地性线结构化及微小谷地的识别方法第56-57页
     ·谷地的删除第57-59页
 §4.3 两种方法的比较第59-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地貌结构化综合模型的系统实现第63-71页
 §5.1 课题基本情况第63-65页
 §5.2 课题部分图形实现第65-71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因素探析
下一篇:北京地区杏树上INA细菌种类、分布规律及防霜冻药剂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