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发展概述 | 第11-15页 |
| 第一节 古代西域少数民族画家与中国画的历史渊源 | 第11-13页 |
| 第二节 现代新疆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地域性特点的表现 | 第15-27页 |
| 第一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中国画以表现少数民族风情为主 | 第15-20页 |
| 一、新疆少数民族生活和风情的记录 | 第16-18页 |
| 二、多姿多彩的新疆少数民族歌舞再现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富于地域特色 | 第20-27页 |
| 一、构图造型的地域性特点 | 第21-23页 |
| 二、色彩语言的装饰性意味 | 第23-27页 |
| 第三章 形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地域性特征的各种因素 | 第27-37页 |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文化因素的影响 | 第28-37页 |
| 一、宗教文化的影响 | 第29-31页 |
| 二、传统民俗、民间工艺美术的影响 | 第31-32页 |
| 三、石窟壁画的影响 | 第32-35页 |
| 四、西方绘画的影响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地域性特征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新时期的创作思路 | 第37-49页 |
| 第一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地域特征的意义 | 第37-40页 |
| 一、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统审美观的继承及创新 | 第37-38页 |
| 二、画家自我审美意识和个性的彰显 | 第38-40页 |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 一、视觉符号的概念化 | 第40-41页 |
| 二、强调个性风格而忽略对传统的继承和研究 | 第41-42页 |
| 第三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中国画艺术创作的思路 | 第42-49页 |
| 一、坚持地域性 | 第43-44页 |
| 二、体现时代性 | 第44-46页 |
| 三、富于多样性 | 第46-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附图 | 第52-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