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1. 导言 | 第8-9页 |
| 2. 我国城市农民工就业的特点 | 第9页 |
| ·就业模式的特点 | 第9页 |
| ·就业岗位和行业构成特点 | 第9页 |
| 3. 就业歧视的一般涵义和分类 | 第9-11页 |
| ·就业歧视的一般涵义 | 第9-10页 |
| ·就业歧视分类 | 第10-11页 |
| ·个人偏见歧视 | 第10页 |
| ·统计性歧视 | 第10页 |
| ·非竞争性歧视 | 第10-11页 |
| 4. 城市农民工所受就业歧视的表现 | 第11-16页 |
| ·就业机会歧视 | 第11-13页 |
| ·平等就业权 | 第11-12页 |
| ·搜寻成本 | 第12-13页 |
| ·就业待遇歧视 | 第13-14页 |
| ·被迫接受低工资 | 第13页 |
| ·同工不同酬 | 第13页 |
| ·拖欠和克扣工资 | 第13-14页 |
| ·就业保障歧视 | 第14-16页 |
| 5. 城市农民工遭受就业歧视的弊端 | 第16-19页 |
| ·违反就业机会平等原则 | 第16页 |
| ·缺乏效率,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 第16-17页 |
| ·影响社会公正和稳定 | 第17-19页 |
| 6. 城市农民工遭受就业歧视的原因 | 第19-26页 |
| ·制度性歧视或制度设计不公平安排是根本原因 | 第19-23页 |
| ·我国户籍制度是城市农民工遭受就业歧视的根本原因之一 | 第19-21页 |
| ·限制性就业制度是城市农民工遭受就业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 第21-23页 |
| ·有关反就业歧视法规的缺位或不完善与执法和监督力度不够 | 第23页 |
| ·政治参与制度不完善,城市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 | 第23-25页 |
| ·培训机制不健全,城市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 第25-26页 |
| 7. 对策与建议 | 第26-35页 |
| ·坚持“政府公正”的原则,废除歧视性的制度和政策,改革或建立相关制度 | 第26-29页 |
| ·积极稳妥地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 | 第26-28页 |
| ·建立我国公平合理的就业准入制度 | 第28-29页 |
| ·构建反就业歧视组织机构和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和监察力度 | 第29-31页 |
| ·健全政治参与制度,拓宽参与渠道,提高城市农民工组织化程度 | 第31-33页 |
| ·完善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 第33-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