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及全国抗日民主运动论文

“国难”与“思想界”--中国政治出路的思想论争(1931-1937)

论文提要第1-9页
前言第9-19页
第一章 “国难”之际的思想界概述(1931—1937)第19-49页
 一、什么是“思想界”第19-24页
 二、30年代的思想主题:中国政治出路的讨论第24-29页
 三、思想界的构成第29-49页
第二章 “国难”与“造国”:思想界的国家意识第49-81页
 一、从“个体”到“国家”:时代意识的转向第49-53页
 二、《独立评论》:忧患意识与“建国”途径第53-62页
 三、《再生》与张佛泉:塑造政治的共同体第62-70页
 四、《大公报》:国民如何爱国?第70-81页
第三章 “党治”还是“民治”?:关于训政与宪政的思想论争第81-133页
 一、国民党“党治”的确立及其特征第81-87页
  1、“训政”的开始第81-84页
  2、“党治”:列宁主义政党的治国模式第84-87页
 二、知识分子对“党治”的态度第87-98页
  1、《新月》派对“党治”的批评第87-89页
  2、《时代公论》群体对于“党治”的辩解第89-92页
  3、“国难”与结束“党治”的呼吁第92-98页
 三、思想界的“自由”观第98-112页
  1、国民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统制第98-102页
  2、思想自由与立国基础第102-109页
  3、社会舆论如何成立?第109-112页
 四、关于“宪政”的思想论争第112-133页
  1、“宪政能救中国?”第112-117页
  2、宪政实现的途径第117-133页
第四章 民主”与“独裁”的论争:世界趋势与中国背景第133-183页
 一、30年代世界政制的新趋势及其在中国的反响第134-151页
  1、资本制度的危机第134-135页
  2、“统制”:世界的新潮流第135-142页
  3、“统制主义”在中国影响第142-144页
  4、“民主政治在危机中”第144-151页
 二、国内政制的动向第151-162页
  1、“统一”:中国政治走上正轨的前提第151-155页
  2、“行政效率”:现代政治的尺度第155-162页
 三、民主与独裁的论战:19世纪的西方政制?20世纪的西方政制?第162-183页
  1、“政治的决断”:《时代公论》的“独裁论”第162-166页
  2、民主与独裁的论战:以《独立评论》、《再生》、《大公报》、《国闻周报》为中心第166-183页
第五章 共产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改造的两个路向第183-220页
 一、20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思潮第184-186页
 二、社会公道的基本原则第186-192页
 三、苏俄印象:对于共产主义的态度第192-199页
 四、两个因素:青年问题与共产党第199-206页
 五、社会改造一列:农村复兴道路第206-220页
结语第220-225页
征引书目第225-233页
后记第233-234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234页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234页

论文共2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定常流加载系统的设计制作及流体切应力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影响
下一篇:南朝蛮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