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一份水稻稳性雄性核不育材料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一 文献综述第9-28页
   ·水稻雄性不育的获得第9-10页
   ·水稻雄性不育的分类第10-11页
   ·水稻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第11-13页
   ·水稻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研究第13-14页
   ·水稻雄性不育机理第14-20页
     ·水稻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基础第14-17页
       ·物质及能量代谢系统与水稻雄性不育第14-15页
       ·酶活性与水稻雄性不育第15-16页
       ·植物生长物质与水稻雄性不育第16-17页
     ·水稻雄性不育的遗传基础第17-20页
       ·细胞质基因组第17-18页
       ·细胞核基因组第18-19页
       ·水稻雄性不育的核质互作研究第19-20页
   ·水稻雄性不育的基因定位第20-26页
     ·质量性状的基因定位第21-23页
       ·近等基因系法第22页
       ·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第22-23页
       ·极端集团—隐性群法第23页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第23-24页
     ·水稻雄性不育基因定位研究进展第24-26页
   ·开题设想第26-28页
二 材料和方法第28-31页
   ·试验材料第28页
   ·花粉育性细胞学观察第28页
   ·群体构建第28页
   ·总DNA的提取第28-29页
   ·微卫星DNA标记分析第29-30页
     ·PCR反应第29页
     ·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第29-30页
   ·基因定位第30-31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31-37页
   ·隐性核不育的遗传研究第31-33页
     ·田间育性调查第31页
     ·回交后代育性分析第31-32页
     ·杂交后代育性分析第32-33页
   ·隐性核不育的遗传效应研究第33-34页
   ·隐性核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第34-37页
四 讨论第37-40页
   ·不同遗传背景下隐性雄性核不育的表现第37页
   ·隐性雄性核不育在轮回育种中的应用第37-38页
   ·隐性核不育基因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前景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撰写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台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水稻基因组倍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