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水印标准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任务 | 第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 第14-22页 |
·数字水印概述 | 第14-17页 |
·定义 | 第14页 |
·数字水印特征 | 第14-15页 |
·数字水印分类 | 第15-16页 |
·数字水印模型 | 第16-17页 |
·数字出版水印 | 第17-18页 |
·概述 | 第17页 |
·数字出版水印的应用 | 第17页 |
·数字出版水印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数字水印协议 | 第18-20页 |
·概述 | 第18页 |
·水印协议基本框架 | 第18-20页 |
·水印协议攻击 | 第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数字出版水印系统标准 | 第22-36页 |
·数字出版水印系统标准模型 | 第22-23页 |
·数字出版水印选择标准 | 第23-24页 |
·数字出版水印协议标准 | 第24-29页 |
·DHWM协议模型分析 | 第24-26页 |
·交互式买方-卖方水印协议模型分析 | 第26-27页 |
·数字出版水印一般框架建立 | 第27-29页 |
·数字出版水印协议设计要求标准 | 第29页 |
·数字出版水印算法标准 | 第29-35页 |
·数字水印算法标准调研 | 第29-30页 |
·数字文本水印算法标准 | 第30-31页 |
·数字图像水印算法标准 | 第31-33页 |
·数字音频水印算法标准 | 第33页 |
·数字视频水印算法标准 | 第33-35页 |
·数字软件水印算法标准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数字出版水印测评标准 | 第36-69页 |
·数字出版水印评估模型 | 第36-37页 |
·鲁棒性评估模块 | 第37-48页 |
·鲁棒性评估攻击模块选择 | 第38-43页 |
·攻击测试软件选择 | 第43-44页 |
·鲁棒性评估流程 | 第44-48页 |
·不可感知性评估 | 第48-55页 |
·不可感知性评估模型 | 第48-49页 |
·主观评估标准 | 第49-50页 |
·W-SSIM客观评估标准 | 第50-52页 |
·W-SSIM性能测试 | 第52-54页 |
·不可感知性模块输出 | 第54-55页 |
·水印容量评估模块 | 第55-59页 |
·水印容量评估模型 | 第55-56页 |
·水印容量信道模型选择 | 第56-58页 |
·水印容量评估输出与分析 | 第58-59页 |
·水印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块 | 第59-64页 |
·水印系统可靠性评估标准选择 | 第59-60页 |
·ROC曲线优越性证明 | 第60-63页 |
·水印系统可靠性评估结果 | 第63-64页 |
·可选择评估模块 | 第64-65页 |
·水印检测评估标准 | 第64页 |
·水印系统复杂度评估标准 | 第64-65页 |
·其他评估标准模块 | 第65页 |
·评估模型结果输出模块 | 第65-67页 |
·数字水印评测要求标准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9-71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问题和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