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实验一 附子对阳虚、阴虚模型大鼠一般状态影响的比较 | 第11-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3页 |
实验结果 | 第13-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实验二 附子对阳虚、阴虚模型大鼠心脏电生理、生理功能和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比较 | 第17-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实验结果 | 第18-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实验三 附子对阳虚、阴虚模型大鼠心、脑Na~+-K~+-ATP酶活力影响的比较 | 第23-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实验结果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实验四 附子对阳虚、阴虚模型大鼠肝、肾及其他重要脏器影响的比较 | 第26-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 | 第27-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40页 |
1.中药的毒性及“辨证毒理”假说的提出 | 第31-33页 |
2.附子的毒性和实验设计思路 | 第33-36页 |
3.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4.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思路 | 第39-40页 |
总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综述 | 第43-57页 |
一 附子毒性研究概况 | 第43-50页 |
二 附子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50-57页 |
附图 | 第57-64页 |
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