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301条款”概述 | 第9-17页 |
第一节 “301条款”概述 | 第9-10页 |
第二节 “301条款”的立法背景 | 第10-12页 |
第三节 “301条款”的演变历史 | 第12-17页 |
一、 《1962年贸易扩展法》 | 第12-13页 |
二、 《1974年贸易法》 | 第13页 |
三、 《1979年贸易协定法》 | 第13-14页 |
四、 《1984年贸易与关税法》 | 第14-15页 |
五、 《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301条款”的程序 | 第17-21页 |
第一节 “一般301条款”的程序 | 第17-20页 |
一、 调查之发起 | 第17页 |
二、 调查发起后的磋商 | 第17页 |
三、 贸易代表的裁决 | 第17-18页 |
四、 措施的实施 | 第18页 |
五、 对外国的监督 | 第18-19页 |
六、 措施的修正与终止 | 第19页 |
七、 信息之请求 | 第19页 |
八、 执行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超级301条款”和“特别301条款”的程序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对“301条款”的比较分析 | 第21-27页 |
第一节 三个“301条款”的相互关系 | 第21页 |
第二节 “301条款”与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之比较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其他相关内容 | 第22-27页 |
一、 美国贸易代表 | 第22-23页 |
二、 美国贸易法“电信301条款” | 第23-24页 |
三、 外国政府采购做法 | 第24-25页 |
四、 “306条款监督” | 第25-27页 |
第四章 “301条款”案例评析 | 第27-32页 |
第一节 1987年欧共体油菜籽案 | 第27-28页 |
第二节 1992年中国台湾知识产权案 | 第28-29页 |
第三节 1991年和1996年印度知识产权案 | 第29-32页 |
第五章 WTO背景下的“301条款” | 第32-38页 |
第一节 “301条款”与WTO争端解决机制 | 第32-34页 |
第二节 1998年世贸组织“301条款”案评析 | 第34-38页 |
第六章 “301条款”的新发展 | 第38-41页 |
第一节 美国贸易代表2002年度“特殊301条款”报告 | 第38页 |
第二节 美国参议院2003年农产品“特殊301”议案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美国贸易代表2003年度“306条款监督”报告 | 第39-41页 |
第七章 “301条款”与中国 | 第41-46页 |
第一节 历年“301条款”对华案例 | 第41-43页 |
一、 1991年知识产权保护案 | 第41-42页 |
二、 1991年市场准入案 | 第42页 |
三、 1994年知识产权案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问题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我国的立场 | 第44-46页 |
结论 我国对“301条款”的对策 | 第46-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