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1 引言 | 第6-16页 |
| ·顿悟的定义探讨 | 第6-7页 |
| ·顿悟问题解决的早期研究 | 第7-8页 |
| ·顿悟问题解决认知机制的深入研究 | 第8-12页 |
|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12-13页 |
| ·理论构想 | 第13-15页 |
| ·有关顿悟问题解决认知过程的构想 | 第13-14页 |
| ·顿悟问题解决中原型激活与启发信息质量的理论构想 | 第14-15页 |
| ·研究假设 | 第15-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2 实验一 | 第16-21页 |
| ·实验目的 | 第16-17页 |
| ·方法 | 第17-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1页 |
| ·不同提示条件下正确解决九点问题的人次比与卡方检验 | 第18-19页 |
| ·事后口语报告的内容分析 | 第19-20页 |
| ·正确解决者从提示内容中受到的启发类型的比较 | 第20-21页 |
| 3 实验二 | 第21-25页 |
| ·实验目的 | 第21页 |
| ·方法 | 第21-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 ·不同学习条件下正确解决九点问题的人次比与卡方检验 | 第22-23页 |
| ·五个点线问题在测试阶段的激活情况与促进效应分析 | 第23-24页 |
| ·启发信息的类型与质量分析 | 第24-25页 |
| 4 总的讨论 | 第25-31页 |
| ·表征转变或进程监控 | 第25-26页 |
| ·九点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探讨 | 第26-27页 |
| ·源问题的激活及其激活机制 | 第27-28页 |
| ·启发信息的类型与质量 | 第28-29页 |
| ·本研究对当前教育的启发意义 | 第29-30页 |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30-31页 |
| 5 结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附录: 口语报告问题单 | 第35-36页 |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