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贮藏蛋白基因Gy5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21页 |
1 植物基因工程在作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蛋白质 | 第11-12页 |
·糖类 | 第12-13页 |
·脂类 | 第13页 |
2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应用现状 | 第13-16页 |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种类 | 第14页 |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营养价值 | 第14-15页 |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15-16页 |
3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及其应用 | 第16-19页 |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的结构特征 | 第16-17页 |
·大豆球蛋白基因 | 第16-17页 |
·β-伴大豆球蛋白基因 | 第17页 |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的遗传转化 | 第17-19页 |
4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9-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34页 |
1 材料 | 第21-22页 |
·试材 | 第21页 |
·试剂 | 第2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1-22页 |
·培养基 | 第22页 |
·仪器 | 第22页 |
2 方法 | 第22-34页 |
·核酸的提取 | 第22-25页 |
·大豆总R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植物基因组DNA的微量提取 | 第23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23-25页 |
·质粒DNA的微量提取 | 第24页 |
·质粒DNA的大量提取 | 第24-25页 |
·PCR技术 | 第25-26页 |
·RT-PCR | 第25-26页 |
·普通PCR | 第26页 |
·酶切和连接 | 第26-27页 |
·目的片段和载体的酶切 | 第26-27页 |
·连接反应 | 第27页 |
·电泳和DNA片段回收纯化 | 第27-30页 |
·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总RNA | 第27-28页 |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8-29页 |
·DNA片段的回收纯化 | 第29-30页 |
·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宿主菌 | 第30-31页 |
·转化大肠杆菌 | 第30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0页 |
·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 | 第30页 |
·转化农杆菌 | 第30-31页 |
·农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30-31页 |
·转化农杆菌 | 第31页 |
·重组质粒的细菌菌落的鉴定 | 第31-32页 |
·α互补现象的检查 | 第31-32页 |
·质粒酶切鉴定和PCR检测 | 第32页 |
·烟草的转化 | 第32-33页 |
·农杆菌工程菌液的制备 | 第32页 |
·外植体材料的培养和制备 | 第32页 |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 | 第32-33页 |
·烟草再生苗的检测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5页 |
1 目的基因(Gy5)的克隆 | 第34-42页 |
·花生豆总RNA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35-37页 |
·除RNA中蛋白质杂质 | 第35-36页 |
·除RNA中的多糖等杂质 | 第36页 |
·用PVP处理RNA中的酚类等杂质 | 第36-37页 |
·引物设计 | 第37页 |
·RT-PCR体系的优化 | 第37-39页 |
·退火温度的选择 | 第37-38页 |
·引物浓度的选择 | 第38页 |
·模板用量的选择 | 第38-39页 |
·常规PCR退火温度的选择 | 第39页 |
·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pUC19的连接及转化 | 第39-40页 |
·重组子的鉴定 | 第40页 |
·序列分析 | 第40-42页 |
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2-43页 |
3 农杆菌介导烟草的转化 | 第43-45页 |
·烟草的预分化培养和浸染 | 第43页 |
·选择培养和生根培养 | 第43页 |
·再生植株的鉴定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