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 引言 | 第1-13页 |
| 临床研究 | 第13-21页 |
| 一、 一般资料 | 第13-15页 |
| (一) 病例来源、分组、分析 | 第13-14页 |
| (二)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 (三)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 (四)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一) 治疗方法与要求 | 第15-17页 |
| (二) 观察指标 | 第17页 |
| (三)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7页 |
| (四)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17页 |
| 三、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17-19页 |
| (一) 两组治疗后总疗效分析 | 第17-18页 |
| (二) 治疗组分型疗效分析 | 第18页 |
| (三)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体征比较 | 第18页 |
| (四)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比较 | 第18-19页 |
| (五) 推拿减肥疗效与病程的关系 | 第19页 |
| (六) 推拿减肥疗效与性别的关系 | 第19页 |
| (七) 推拿减肥疗效与年龄的关系 | 第19页 |
| 四、 典型病例 | 第19-21页 |
| 讨论 | 第21-28页 |
| 一、 祖国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 | 第21-23页 |
| (一) 先天禀赋 | 第21页 |
| (二) 过食肥甘,膏粱厚味 | 第21页 |
| (三) 久坐久卧,劳作不足 | 第21页 |
| (四) 情志不舒 | 第21-23页 |
| 二、 现代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 | 第23-24页 |
| (一) 遗传因素 | 第23页 |
| (二) 膳食因素 | 第23页 |
| (三) 运动因素 | 第23-24页 |
| (四) 神经精神因素 | 第24页 |
| (五) 其它因素 | 第24页 |
| 三、 治疗组治疗肥胖症的机理探讨 | 第24-28页 |
| (一) 祖国医学观点 | 第24-25页 |
| (二) 现代医学观点 | 第25-28页 |
| 结语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 综述 | 第31-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