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设备功能分析与维修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1 绪论 | 第1-16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企业现状 | 第8-10页 |
·课题来源及企业基本情况 | 第8-9页 |
·企业设备维修现状 | 第9-10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4页 |
·国内企业设备维修的过去与现状 | 第10-11页 |
·日新月异的国际维修领域 | 第11-13页 |
·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现状与发展 | 第13-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RCM理论及其实施思路 | 第14-15页 |
·设备的功能分析 | 第15页 |
·系统需求分析及数据库设计 | 第15页 |
·系统设计与程序实现 | 第15页 |
·系统的功能与使用 | 第15-16页 |
2 RCM体系及其在企业中实施的思路 | 第16-26页 |
·关于RCM理论 | 第16-21页 |
·RCM的历史与发展 | 第16-17页 |
·RCM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 第17-19页 |
·RCM与传统维修观念的比较 | 第19-20页 |
·RCM的效益及应用前景展望 | 第20-21页 |
·RCM体系在企业中实施的思路 | 第21-23页 |
·确定在功能上有重要作用的项目 | 第22页 |
·功能性故障的分析 | 第22-23页 |
·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 第23页 |
·预防性维修的反馈分析 | 第23页 |
·基于RCM理论的维修信息管理系统 | 第23-26页 |
3 设备功能分析 | 第26-36页 |
·RCM理论中的功能概念 | 第26-27页 |
·GSB-2型高速编织机的功能分析 | 第27-36页 |
·编织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高速编织机工作原理 | 第28-30页 |
·功能分析方案 | 第30-36页 |
4 系统需求分析及数据库设计 | 第36-48页 |
·系统可行性研究与需求分析 | 第36-37页 |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36页 |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第36-37页 |
·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 第37-48页 |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结构设计 | 第38-40页 |
·DBMS的选择 | 第40-41页 |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 第41-46页 |
·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 | 第46-48页 |
5 系统设计思路与程序 | 第48-64页 |
·PowerBuilder简介 | 第48页 |
·软硬件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48-50页 |
·硬件及软件平台 | 第48-49页 |
·系统开发工具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49页 |
·软件结构 | 第49-50页 |
·应用程序框架设计 | 第50-52页 |
·模块分析与设计 | 第50页 |
·系统各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第50-52页 |
·系统主要功能的程序实现 | 第52-61页 |
·数据库的连接 | 第52-53页 |
·创建用户对象、全局函数和父窗口 | 第53-54页 |
·Splash窗口与登录窗口的设计 | 第54-56页 |
·系统功能的设计思路 | 第56-61页 |
·系统的调试、编译 | 第61-62页 |
·安装制作与发行 | 第62-64页 |
6 系统的功能与使用 | 第64-80页 |
·系统的安装、卸载与启动 | 第64-66页 |
·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 | 第64-66页 |
·系统的卸载 | 第66页 |
·系统的启动 | 第66页 |
·系统的主要功能与使用方法 | 第66-80页 |
·用户登录 | 第66-67页 |
·信息档案管理 | 第67-73页 |
·故障管理 | 第73-77页 |
·报表管理 | 第77-78页 |
·系统维护 | 第78-79页 |
·其他 | 第79-80页 |
7 结束语 | 第80-82页 |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80-81页 |
·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