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形态学论文

盾叶薯蓣根状茎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及其与薯蓣皂甙元积累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14页
英文摘要第14-21页
第一章 薯蓣属植物的研究概况第21-47页
 一、 分类及系统学研究第22-26页
 二、 生态地理分布与资源的研究第26-28页
 三、 薯蓣属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第28-30页
 四、 薯蓣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第30-31页
 五、 薯蓣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及生理生化研究第31-33页
 六、 薯蓣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和测定第33-38页
 七、 薯蓣皂甙元的提取第38-40页
 八、 薯蓣属植物的医药开发及综合利用第40-42页
 九、 薯蓣属植物的引种栽培技术研究第42-44页
 十、 薯蓣属植物的遗传繁育第44-45页
 十一、 盾叶薯蓣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第45-46页
 十二、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46-47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第47-50页
 第一节 研究材料第47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47-50页
  1 植物解剖学方法第47-48页
   ·石蜡切片法第47-48页
   ·薄切片法第48页
   ·超薄切片法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第48页
  2 植物组织化学方法第48页
  3 植物化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第48-50页
   ·材料第48-49页
   ·仪器第49页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第49页
   ·样品溶液的配制第49-50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50-82页
 第一节 盾叶薯蓣根状茎的发育解剖学研究第50-53页
  1 根状茎的成熟结构第50-51页
  2 根状茎的初生结构及其形成过程第51-53页
   ·根状茎生长点的结构第51-52页
   ·初生结构的分化第52-53页
 第二节 盾叶薯蓣根状茎的结构和薯蓣皂甙积累的相关性的研究第53-55页
  1 薯蓣皂甙在根状茎顶端的积累与分布第53-54页
  2 薯蓣皂甙在一年生根状茎中的积累与分布第54页
  3 薯蓣皂甙在二年生根状茎中的积累与分布第54-55页
 第三节 盾叶薯蓣实生苗根状茎的形态发生及其薯蓣皂甙积累的研究第55-58页
  1 盾叶薯蓣胚的结构第55页
  2 胚芽的分化及其实生苗根状茎的形成第55-56页
  3 实生苗根状茎初生结构的形成第56-57页
  4 实生苗根状茎中薯蓣皂甙的积累第57-58页
 第四节 盾叶薯蓣根状茎的超微结构以及与薯蓣皂甙积累的相关性研究第58-59页
  1 根状茎顶端分生组织的超微结构第58-59页
  2 根状茎中无维管束分布区域的超微结构第59页
  3 根状茎中有小维管束分布区域的超微结构第59页
  4 根状茎中有大维管束分布区域的超微结构第59页
 第五节 盾叶薯蓣营养器官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动态变化的研究第59-66页
  1 测定薯蓣皂甙元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第59-62页
  2 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其根状茎中薯蓣皂甙元含量的测定结果第62-63页
  3 不同生长期根状茎中薯蓣皂甙元含量的测定结果第63-66页
 第六节 盾叶薯蓣根状茎不同部位、不同性别、不同品种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差异性研究第66-72页
  1 不同性别、不同部位根状茎中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差异第66-69页
  2 不同性别、不同品种根状茎中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差异第69-72页
 第七节 薯蓣属17种植物茎和叶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第72-82页
  1 薯蓣属17种植物茎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第73-79页
  2 薯蓣属17种植物叶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第79-82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82-92页
 第一节 讨论第82-90页
  1 盾叶薯蓣根状茎的形态学本质第82-83页
  2 关于盾叶薯蓣根状茎的形态发生第83页
  3 根状茎生长增粗的机制第83-84页
  4 根状茎的发育与薯蓣皂甙积累的关系第84-85页
  5 根状茎不同部位与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关系第85页
  6 不同生长期根状茎中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变化以及根状茎适宜的采挖时期的确定第85-86页
  7 生产中栽培品种的选择第86-87页
  8 根状茎不同部位超微结构与薯蓣皂甙积累的相关性第87-88页
  9 薯蓣属17种植物茎、叶的比较解剖及其分组上的意义第88-90页
 第二节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5页
图版说明第105-114页
图版第114-148页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交流第14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镁铝钛耐火材料性能和抗炉外精炼渣侵蚀研究
下一篇:新军事变革中军队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