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前言(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1.1 浸没沉淀法制备膜的概况 | 第11-14页 |
1.1.1 浸没沉淀制备平板膜 | 第11-13页 |
1.1.2 浸没沉淀成膜机理 | 第13-14页 |
1.2 医用膜材的选择 | 第14-16页 |
1.3 无定形聚合物高度非对称平板膜 | 第16-26页 |
1.3.1 高度非对称膜的涵义和特点 | 第16-17页 |
1.3.2 高度非对称膜的制备 | 第17-25页 |
1.3.3 形成高度非对称无定性聚合物膜的先决条件和机理 | 第25-26页 |
1.4 本论文设想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聚砜多元溶液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 第28-52页 |
2.1 前言 | 第28页 |
2.2 多元聚合物溶液体系的热力学特性 | 第28-37页 |
2.2.1 三元体系的热力学特性 | 第29-34页 |
2.2.2 四元体系热力学特性 | 第34-37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7-42页 |
2.3.1 材料、仪器 | 第37页 |
2.3.2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2.3.3 聚砜三元体系双结点线的理论计算 | 第37-42页 |
2.4 结果及讨论 | 第42-48页 |
2.4.1 浊点曲线与双结点曲线 | 第42-46页 |
2.4.2 玻璃化边界线的测定 | 第46-47页 |
2.4.3 三元体系凝胶边界线、完整的三元相图及其意义 | 第47-4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本章符号与缩写 | 第50-52页 |
第三章 聚砜多元溶液体系的动力学研究 | 第52-72页 |
3.1 前言 | 第52-56页 |
3.1.1 相分离机制 | 第52-53页 |
3.1.2 基于微核生长分离机理的传质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第53-54页 |
3.1.3 非溶剂对聚合物溶液传质动力学的影响 | 第54-56页 |
3.2 实验和计算 | 第56-61页 |
3.2.1 透光率实验 | 第56页 |
3.2.2 传质动力学模型及其计算 | 第56-61页 |
3.3 结果及讨论 | 第61-69页 |
3.3.1 PSF-DMAc体系(凝固浴:水和醇类) | 第61-65页 |
3.3.2 PSF-DMAc体系(凝固浴:DMAc-Water) | 第65-67页 |
3.3.3 PSF-DMAc-IBA体系 | 第67-68页 |
3.3.4 PSF-DMAc-IBA-PVP体系 | 第68-69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69-70页 |
本章符号与缩写 | 第70-72页 |
第四章 聚砜多元体系溶液浸没相转化法制备平板膜 | 第72-93页 |
4.1 前言 | 第72-78页 |
4.1.1 制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性能测试 | 第72-75页 |
4.1.2 大空泡的形成与抑制 | 第75-77页 |
4.1.3 一体化高度非对称膜的制备 | 第77-78页 |
4.2 实验 | 第78-80页 |
4.2.1 主要试剂、仪器和设备 | 第78页 |
4.2.2 成膜实验 | 第78-79页 |
4.2.3 膜性能的测试 | 第79-80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80-91页 |
4.3.1 平板膜成膜的影响因素 | 第80-91页 |
4.3.2 平板膜的性能测试 | 第91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91-9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93-96页 |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93-94页 |
5.2 本论文创新点 | 第94-95页 |
5.3 需进一步研究的后续问题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