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电子设备论文

航天遥感相机机构可靠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2-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航天器中机构故障分析第13-16页
    1.3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第16-24页
        1.3.1 航天遥感相机的发展现状第16-18页
        1.3.2 航天遥感相机机构发展现状第18-21页
        1.3.3 机械可靠性的发展现状第21-24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4-26页
第2章 空间环境与机构可靠性第26-42页
    2.1 空间环境对机构可靠性的影响第26-28页
        2.1.1 空间环境影响第26-27页
        2.1.2 空间环境导致的失效机理与防护措施第27-28页
    2.2 空间机构润滑第28-30页
        2.2.1 固体润滑第29-30页
        2.2.2 脂润滑第30页
    2.3 空间机构可靠度定义第30-31页
    2.4 提高机构可靠性的基本方法第31-32页
    2.5 可靠度数值计算第32-39页
        2.5.1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第32-34页
        2.5.2 直接积分法第34页
        2.5.3 一次二阶矩法第34-37页
        2.5.4 MonteCarlo数值仿真法第37-39页
    2.6 算例分析计算第39-41页
    2.7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运动副可靠度功能函数第42-74页
    3.1 机构的失效模式第42页
    3.2 磨损模型第42-44页
    3.3 转动副第44-46页
        3.3.1 磨损可靠度第44-46页
        3.3.2 刚性可靠度第46页
    3.4 凸轮副第46-48页
        3.4.1 磨损可靠度第47-48页
        3.4.2 刚性可靠度第48页
    3.5 滚珠丝杠副第48-61页
        3.5.1 磨损可靠度第49-60页
        3.5.2 刚性可靠度第60-61页
    3.6 滚动轴承副第61-68页
        3.6.1 磨损可靠度第61-66页
        3.6.2 刚性可靠度第66-68页
    3.7 滚珠导轨副第68-71页
    3.8 齿轮副与蜗杆传动副第71-73页
        3.8.1 齿轮副第72页
        3.8.2 蜗杆传动副第72-73页
    3.9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4章 调焦机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第74-94页
    4.1 调焦方案第74页
    4.2 调焦机构结构设计第74-77页
        4.2.1 结构方案设计第74-75页
        4.2.2 调焦镜最小位移量第75-76页
        4.2.3 调焦机构工作寿命第76页
        4.2.4 调焦机构可靠性设计第76-77页
    4.3 调焦机构可靠性分析第77-80页
    4.4 调焦机构可靠度第80-88页
        4.4.1 调焦精度可靠度第80-84页
        4.4.2 滚珠丝杠预紧可靠度第84-85页
        4.4.3 磨损可靠度第85-88页
    4.5 基体有限元分析第88-91页
    4.6 本章小结第91-94页
第5章 调焦机构可靠性试验第94-110页
    5.1 试验平台第94页
    5.2 试验原理与条件第94-96页
    5.3 调焦精度初测第96-101页
        5.3.1 直线运动精度初测第96-98页
        5.3.2 位置精度初测第98-101页
    5.4 可靠性测试试验第101-103页
    5.5 调焦机构精度复测第103-106页
        5.5.1 直线运动精度复测第103-104页
        5.5.2 位置精度检测第104-106页
    5.6 数据分析第106-108页
        5.6.1 直线运动精度第106页
        5.6.2 位置精度初测与复测对比第106-108页
        5.6.3 试验结论第108页
    5.7 调焦机构力学环境试验第108-109页
    5.8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6章 刚性支架可靠性设计与试验第110-122页
    6.1 相机支承方案第110-111页
    6.2 刚性支架第111-116页
        6.2.1 刚性支架功能要求第111页
        6.2.2 常用连接与分离机构第111-113页
        6.2.3 刚性支架结构方案第113-116页
    6.3 解锁可靠性与危害分析第116-117页
        6.3.1 解锁可靠性第116-117页
        6.3.2 解锁危害性分析第117页
    6.4 刚性支架可靠性测试试验第117-120页
        6.4.1 力学试验第117-119页
        6.4.2 解锁与冲击测试试验第119页
        6.4.3 试验结论第119-120页
    6.5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22-126页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与结论第122-123页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23页
    7.3 未来工作与展望第123-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rTiO3极性表面与薄膜外延生长的原子尺度调控研究
下一篇:作为方法的“语境”--美国中国学史书写中的三个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