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正文 | 第9-39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9-11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1-1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2.2 诊断 | 第11页 |
2.3 标本采集和处理 | 第11页 |
2.4 病例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2.5 血清DCP测定 | 第11-12页 |
2.6 血清AFP酶联免疫法测定 | 第12页 |
2.7 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 | 第12-13页 |
2.8 组织DCP免疫组织化学测定 | 第13-14页 |
2.9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三部分 结果 | 第15-21页 |
3.1 肝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和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 | 第15页 |
3.2 DCP的浓度及各组间的比较 | 第15-16页 |
3.3 肝癌病人DCP浓度与肿瘤大小的比较及相关性 | 第16-17页 |
3.4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DCP浓度的比较 | 第17页 |
3.5 DCP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 第17-18页 |
3.6 AFP诊断肝癌的价值 | 第18页 |
3.7 DCP和AFP联合应用诊断肝癌的价值和对小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以及肿瘤大小的影响 | 第18-19页 |
3.8 肝癌病人DCP与AFP的相关性 | 第19页 |
3.9 维生素K应用前后DCP浓度的比较 | 第19页 |
3.10 肝癌病人复发情况及HBV阴性肝癌病人DCP和AFP的浓度 | 第19页 |
3.11 DCP在肝癌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状况 | 第19-21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21-30页 |
4.1 DCP产生的机制 | 第21-22页 |
4.2 DCP和AFP与肝癌的诊断 | 第22-24页 |
4.3 DCP与肿瘤大小的关系 | 第24-25页 |
4.4 DCP与组织学特性及门静脉癌栓的关系 | 第25-27页 |
4.5 维生素K应用前后DCP浓度的变化 | 第27页 |
4.6 肝癌与B型肝癌病毒感染以及与DCP的关系 | 第27-28页 |
4.7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CP的表达 | 第28-29页 |
4.8 DCP与肝癌病人的预后 | 第29-30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30-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9页 |
综述 肝癌标志物研究的进展 | 第39-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