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6-1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理论公式的推导及程序的编制 | 第12-39页 |
| ·基本假定 | 第12页 |
| ·位移函数假定和型变矩阵 | 第12-22页 |
| ·位移模式的选择 | 第13页 |
| ·单元交界面上位移协调性 | 第13-17页 |
| ·形变矩阵 | 第17-22页 |
| ·弹塑性矩阵 | 第22-27页 |
| ·刚度矩阵及坐标转换矩阵 | 第27-34页 |
| ·位移约束条件的引入 | 第34-35页 |
| ·非线性方程的解法及收敛准则 | 第35-37页 |
| ·有限元程序的编制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ANSYS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39-44页 |
| ·节点的有限元离散 | 第39-43页 |
| ·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ANYSY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节点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 第44-56页 |
| ·腹杆的应力分布 | 第44-48页 |
| ·结点处的塑性区分布 | 第48-49页 |
| ·结点变形图 | 第49-50页 |
| ·杆端荷载的不同形式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50-51页 |
| ·结点几何参数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51-54页 |
| ·卷边槽钢的冷弯效应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卷边槽钢桁架K型间隙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56-59页 |
| 第六章 节点焊缝的强度验算 | 第59-61页 |
| 谢辞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