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1.1 网络安全概述 | 第7-8页 |
1.1.1 网络安全的特征 | 第7-8页 |
1.1.2 信息安全的需求 | 第8页 |
1.2 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 | 第8-11页 |
1.2.1 安全威胁 | 第9-11页 |
1.2.2 安全防护 | 第11页 |
1.3 网络安全服务 | 第11-13页 |
1.4 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密码技术 | 第13-17页 |
1.5 主要的安全产品 | 第17页 |
1.6 本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因特网监视器总体设计 | 第19-23页 |
2.1 系统整体结构 | 第19-21页 |
2.2 底层——截包和报文组装模块 | 第21页 |
2.3 中层——数据处理模块 | 第21-22页 |
2.4 上层——用户界面 | 第22页 |
2.5 分布式处理 | 第22-23页 |
第3章 报文截取和组装 | 第23-38页 |
3.1 报文截取原理 | 第23-24页 |
3.2 报文截取方法 | 第24-31页 |
3.2.1 Windows系统的报文截取简介 | 第24-26页 |
3.2.2 基于Unix的报文截取简介 | 第26页 |
3.2.3 基于Linux的报文截取及实现 | 第26-31页 |
3.3 组装模块 | 第31-36页 |
3.3.1 TCP/IP协议和状态变迁图 | 第31-33页 |
3.3.2 mbuf缓冲池、线程的互斥和同步 | 第33页 |
3.3.3 电子邮件(SMTP文件)的组装 | 第33-36页 |
3.3.4 ftp,http和telnet的组装 | 第36页 |
3.4 原始库及相关信息 | 第36-38页 |
第4章 中层的数据处理 | 第38-46页 |
4.1 数据处理模块简介 | 第38页 |
4.2 原始文件的解压缩 | 第38-39页 |
4.3 原始文件的解码 | 第39-44页 |
4.3.1 对SMTP原始文件的解码 | 第39-43页 |
4.3.2 Unicode编码与ANSI编码的转化 | 第43-44页 |
4.3.3 特殊标记的转化和还原 | 第44页 |
4.4 全文检索算法 | 第44页 |
4.5 基于多监视主机的分布式处理和实时性 | 第44-46页 |
第5章 用户界面 | 第46-54页 |
5.1 上层模块概述 | 第46页 |
5.2 基于三层结构的IMS系统 | 第46-49页 |
5.2.1 两层结构应用的缺点 | 第46-47页 |
5.2.2 三层结构的概念 | 第47-49页 |
5.3 用J2EE实现上层系统 | 第49-54页 |
5.3.1 Oracle9iAS简介 | 第49-50页 |
5.3.2 用J2EE实现IMS系统的界面 | 第50-54页 |
第6章 系统的安全性 | 第54-58页 |
6.1 IMS系统安全的整体设计方案 | 第54页 |
6.2 IMS系统的WEB安全性 | 第54-58页 |
6.2.1 基于Oracle9iAS应用的安全框架 | 第54-55页 |
6.2.2 IMS系统中J2EE应用的安全性 | 第55-58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1页 |
7.1 总结 | 第58-59页 |
7.2 体会 | 第59页 |
7.3 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