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 言 | 第1-22页 |
·我国税务系统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我国现有税务人员总量与税收工作实际需要基本相适应 | 第9-10页 |
·我国国情要求只有依靠较多的人力才能实施有效的税收征管 | 第10-11页 |
·时代发展对税务人员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 第11页 |
·走强化职能、提高效率之路是税务部门的最佳选择 | 第11页 |
·发达国家税收征管模式 | 第11-13页 |
·合理的机构设置 | 第11-12页 |
·规范的申报制度 | 第12页 |
·有效的缴付方法 | 第12页 |
·专业的税务审计 | 第12页 |
·周密的发票管理 | 第12页 |
·严厉的税务处罚 | 第12-13页 |
·建立遍及全国的信息系统网络。 | 第13页 |
·对我国现行征管制度的重新审视 | 第13-14页 |
·在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模式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 第13页 |
·对税源监控管理比较弱,责任也不分明 | 第13-14页 |
·出现了管事与管户的脱节状况 | 第14页 |
·税务系统征管改革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征管改革的理论滞后于实践 | 第14页 |
·税收征管改革的理论应包括核心理论和辅助理论两个方面 | 第14-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22页 |
·“税务管理程序控制”研究 | 第16-18页 |
·征收管理专业化研究 | 第18-20页 |
·组织结构优化研究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税务系统税收征管的改革目标 | 第22-35页 |
·改革是新《征管法》的必然要求 | 第22-24页 |
·新征管模式的提出 | 第22-23页 |
·新征管模式的内涵实质 | 第23页 |
·新征管模式的构成要素(即为外延问题的探讨) | 第23-24页 |
·征管模式改革的规划目标 | 第24-25页 |
·建立严密的税源监控体系 | 第24-25页 |
·完善“征、管、查”系列,实现“管户”与“管事”的有机结合 | 第25页 |
·提供便利、完善的税收服务 | 第25页 |
·征管模式优化的原则 | 第25-29页 |
·适应性最强--税收征管模式优化的前提性原则 | 第25-27页 |
·征管效益最大--征管模式优化的核心原则 | 第27-28页 |
·结构效能最优--征管模式优化的组织原则 | 第28页 |
·能位适合度最佳-征管模式优化的根本性原则 | 第28-29页 |
·国税系统机构重组方法论简介 | 第29-35页 |
·依法治税,建立简便的税收制度 | 第29页 |
·完善税收征管模式,提高税收征管现代化水平 | 第29页 |
·合理设置征管机构和配置税务人员 | 第29-32页 |
·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素质 | 第32-33页 |
·提高税务系统各级领导的能力及领导水平 | 第33页 |
·建立一套完整的税务系统激励报酬机制 | 第33-34页 |
·加强税务系统的文化建设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税务系统管理程序控制研究 | 第35-42页 |
·税务管理程序控制的概念 | 第35-36页 |
·税务管理程序控制的原理 | 第36页 |
·税务管理程序控制的构成 | 第36页 |
·税务管理程序控制的必要性 | 第36-38页 |
·程序控制是新型征管模式的需要 | 第36-37页 |
·程序控制是管理税务干部的需要 | 第37-38页 |
·程序控制是依法治税的需要 | 第38页 |
·程序控制是税收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 第38页 |
·建立标准化税收业务流程 | 第38-42页 |
·程序依据控制(实体合法) | 第39页 |
·程序时间控制(程序合法) | 第39-42页 |
第四章 税收管理业务流程研究 | 第42-99页 |
·税收管理程序 | 第42-71页 |
·税款征收监控程序 | 第71-86页 |
·税收调查取证程序 | 第86-94页 |
·税务行政处理程序 | 第94-99页 |
·税务行政处罚程序 | 第94页 |
·税务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 第94-96页 |
·税务行政救济程序 | 第96-99页 |
第五章 鹿泉市国税局征管流程重组方案 | 第99-109页 |
·机构改革 | 第99-101页 |
·机构重组 | 第99页 |
·合理确定征收厅的数量与布局 | 第99-100页 |
·征收厅间联网方式的确定 | 第100-101页 |
·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 | 第101-107页 |
·局机关组织机构 | 第101页 |
·征收局机构设置及职责 | 第101-104页 |
·管理局机构设置及职责 | 第104页 |
·稽查局机构设置及职责 | 第104-106页 |
·改革配套措施 | 第106-107页 |
·新征管模式的成效 | 第107-109页 |
·对现有机构进行了优化重组 | 第107-108页 |
·税务行政执法活动得到规范 | 第108页 |
·实现了纳税人自行计税申报 | 第108页 |
·普遍设立了办税服务厅 | 第108页 |
·形成了税务稽查体系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结 论 | 第109-120页 |
·征管模式研究总结 | 第109-112页 |
·建立新的税收征管模式是税制与征管协调的内在要求 | 第109-110页 |
·建立科学的征管组织结构,降低税收成本 | 第110-111页 |
·制定一套科学的征管规程 | 第111-112页 |
·新征管模式转换后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12-116页 |
·税收征管模式转换过程中不应忽视税收管理 | 第112-113页 |
·主要问题 | 第113-114页 |
·原因分析 | 第114-115页 |
·实现有效税收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 第115-116页 |
·把握几个关系深化征管改革 | 第116-120页 |
·信息化技术特点与税收管理特点的关系 | 第116-117页 |
·制衡与效率的关系 | 第117页 |
·信息化技术应用与行政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 | 第117-118页 |
·税务稽查与征收管理的关系 | 第118页 |
·集中征收与优化服务的关系 | 第118-119页 |
·信息化支持与人员素质提高的关系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