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热声的历史和前景展望 | 第7-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7-8页 |
1-2 热声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8-10页 |
1-3 热声理论的应用 | 第10-13页 |
1-4 前景展望 | 第13-15页 |
1-5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热声学理论基础 | 第16-35页 |
2-1 热力学理论及相关的流体力学理论 | 第16-18页 |
2-2 声学理论 | 第18-23页 |
2-3 流体网络理论 | 第23-34页 |
2-4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热声学理论 | 第35-49页 |
3-1 Swift的小振幅驻波声场理论 | 第35-39页 |
3-2 热声发动机和热声制冷机工作机理的热力学解释 | 第39-43页 |
3-3 行波热声发动机与驻波热声发动机的区别 | 第43-48页 |
3-4 结论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大型多功能热声发动机的研制 | 第49-74页 |
4-1 前言 | 第49-50页 |
4-2 大型多功能行波热声发动机 | 第50-54页 |
4-3 加热方式的选择 | 第54-59页 |
4-4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理论 | 第59-62页 |
4-5 加热器的设计与校核计算 | 第62-68页 |
4-6 冷却器的结构设计与制作 | 第68-69页 |
4-7 密封问题 | 第69-71页 |
4-8 测量系统 | 第71-73页 |
4-9 结论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热声发动机实验研究 | 第74-87页 |
5-1 前言 | 第74-75页 |
5-2 实验步骤 | 第75-76页 |
5-3 起振和消振过程研究 | 第76-79页 |
5-4 热声发动机的运行情况 | 第79-83页 |
5-5 压力振荡波形和频谱分析 | 第83-85页 |
5-6 结论 | 第85-8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科研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