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第一部分 已有的讨论及其评价第7-18页
 §1.1 资本市场效率的内涵第7-8页
 §1.2 资本市场效率的划分第8-10页
  1.2.1 法玛的有效市场理论——经典的分类第8-9页
  1.2.2 威斯特和惕尼克的分类第9-10页
  1.2.3 托宾的发展第10页
 §1.3 资本市场效率的层次第10-11页
 §1.4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评价第11-12页
 §1.5 已有的资本市场效率研究成果及其评价第12-18页
  1.5.1 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成果第13-14页
  1.5.2 国内已有研究的评价第14-16页
   1.5.2.1 规范分析的不足第14-15页
   1.5.2.2 实证分析的不足第15-16页
  1.5.3 进一步研究市场效率的意义第16-18页
第二部分 市值预期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第18-33页
 §2.1 样本数据准备第18-21页
  2.1.1 资料来源第18页
  2.1.2 研究时段第18-19页
  2.1.3 样本公司的选取第19页
  2.1.4 样本基本描述第19-21页
 §2.2 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的检验第21-22页
 §2.3 市场预期模型的构建第22-31页
  2.3.1 变量的选择与模型假设第22-24页
  2.3.2 流通市值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第24-25页
  2.3.3 流通市值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第25-26页
   2.3.3.1 三因素线性模型第25-26页
   2.3.3.2 净资产、成交额的二元回归模型第26页
  2.3.4 流通市值的预期模型第26-30页
   2.3.4.1 三因素流通市值预期模型第27-29页
   2.3.4.2 二因素流通市值预期模型第29-30页
  2.3.5 二因素市值预期模型模拟图第30-31页
 §2.4 流通市值的弹性预期模型第31-32页
 §2.5 因变量滞后模型第32-33页
第三部分: 市值预期模型的个体检验与应用第33-38页
 §3.1 公司的流通市值预期模型第33-35页
 §3.2 市场异常波动的探测第35-38页
第四部分: 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分析及对策建议第38-54页
 §4.1 流通市值预期模型的计量分析结论第38-40页
  4.1.1 影响流通市值的主要因素是净资产与成交额第38-40页
  4.1.2 预期模型未包含的其他影响因素说明第40页
 §4.2 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初步结论第40-42页
 §4.3 影响资本市场效率的信息原因分析第42-46页
  4.3.1 影响市场效率的信息原因第42-44页
   4.3.1.1 资本市场的内核是信息第42-43页
   4.3.1.2 信息制造、搜集能力的差异是影响信息效率的根源第43-44页
  4.3.2 提高信息效率的政策建议第44-46页
   4.3.2.1 严把信源关第44-45页
   4.3.2.2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第45-46页
 §4.4 资本市场效率的制度原因分析第46-54页
  4.4.1 已有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分析的成果第46-47页
  4.4.2 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制度根源第47-50页
   4.4.2.1 寻租活动——市场效率损失的直接原因第47-49页
   4.4.2.2 资本市场效率的制度根源——赶超型发展战略安排第49-50页
  4.4.3 市场制度的政策思路与建议第50-54页
   4.4.3.1 产权改革是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源泉第50页
   4.4.3.2 基本思路:寻求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的平衡发展第50-51页
   4.4.3.3 提高市场效率的原则:以制度保证公平竞争第51-52页
   4.4.3.4 具体制度政策建议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表: 全部样本公司二因素长期市值预期模型回归系数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证券登记结算制度及其影响分析
下一篇:基于概念格的属性约简算法及粗糙集在聚类分析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