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页 |
·国外学者就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11页 |
·国内学者就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11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可能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2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对外贸易理论综述 | 第14-15页 |
·古典贸易理论 | 第14页 |
·新古典贸易理论 | 第14页 |
·新贸易理论 | 第14-15页 |
·新兴贸易理论 | 第15页 |
·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 第15-16页 |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 | 第15-16页 |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页 |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页 |
·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剩余产品出口理论 | 第16-17页 |
·“供给启动”理论 | 第17页 |
·“增长引擎”理论 | 第17页 |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 第17-18页 |
·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 | 第18-19页 |
·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第18页 |
·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 第18-19页 |
3 四川省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发展状况 | 第19-29页 |
·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况 | 第19-21页 |
·四川省经济增长总量特征 | 第19页 |
·四川省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特征 | 第19-20页 |
·四川省 GDP 与全国 GDP 的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总量概况 | 第21-22页 |
·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 第23-24页 |
·四川省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主体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与全国出口贸易对比分析 | 第26-29页 |
4 四川省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9-49页 |
·实证分析方法简述 | 第29-30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29页 |
·协整检验 | 第29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29-30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0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分析 | 第30-34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依存度分析 | 第30-32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贡献率及拉动度分析 | 第32-33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弹性分析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页 |
·四川省出口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34-37页 |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第34-35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35页 |
·协整检验 | 第35-36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6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6-37页 |
·四川省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37-40页 |
·样本选取及处理 | 第37-38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38页 |
·协整检验 | 第38-39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9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9-40页 |
·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0-43页 |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第40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40-41页 |
·协整检验 | 第41-42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42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2-43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3-47页 |
·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 | 第43-44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44-45页 |
·协整检验 | 第45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45-46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6-47页 |
·实证分析结论 | 第47-49页 |
5 四川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四川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对外开放力度较小,出口贸易依存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第49页 |
·加工贸易发展滞后,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 | 第49页 |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 第49-50页 |
·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 第50页 |
·参与外贸的主体形式相对单一 | 第50页 |
·地区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 | 第50页 |
·提高四川省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对策建议 | 第50-53页 |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促进加工贸易出口产业的转型升级 | 第51页 |
·调整四川省出口市场结构,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 第51页 |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实现出口贸易主体多样化 | 第51页 |
·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大力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 第51-52页 |
·创造良好的出口贸易环境与条件 | 第52页 |
·加强四川省外贸人才的建设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