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举证责任

序言第1-6页
第一章 民事举证责任的含义和法律性质第6-18页
 第一节 民事举证的含义第6-13页
  一、 各国关于举证责任含义的剖析和评价第6-8页
  二、 我国关于民事举证研究的历史现状第8-9页
  三、 民事举证责任是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综合体第9-13页
 第二节 民事举证责任的法律性质第13-18页
  一、 民事举证责任的法律性质研究的历史及其评价第13-16页
  二、 民事举证责任是当事人承担的败诉风险责任第16-18页
第二章 民事举证责任的分担第18-29页
 第一节 各国关于举证责任分担的立法体例及学说第18-21页
  一、 举证责任分担的两种立法体例第18-19页
  二、 举证责任分担的学说及其评价第19-21页
 第二节 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的分担第21-29页
  一、 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的分担的历史与现状第22-23页
  二、 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的分担的一般原则和变通规则第23-27页
  三、 举证责任的转移第27-29页
第三章 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与人民法院审查核实收集证据的关系第29-39页
 第一节 证据原则的比较分析第29-30页
  一、 职权主义的诉讼制度第29页
  二、 辩证主义的诉讼制度第29页
  三、 我国采用的诉讼制度第29-30页
 第二节 如何评价我国的证据原则第30-31页
 第三节 协调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审查、核实收集证据的关系第31-33页
  一、 当事人举证的主观方面第31页
  二、 审查核实收集证据是法院的职能第31-33页
 第四节 关于法院认定事实判断证据原则的演变及评价第33-35页
 第五节 客观确认是我国民事诉讼中判断证据的原则第35-37页
 第六节 举证责任与客观确认的关系第37-39页
  一、 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为法院做出确认提供基础。第38页
  二、 当事人积极举证可以促使法院做出对当事人有利的确认。第38页
  三、 当事人是否尽到自己提供证据的责任,完全根据法院最终是否为有利于该当事人确认第38-39页
第四章 民事举证责任的免除第39-44页
 第一节 众所周知的事实第39页
 第二节 法院预决的事实第39-40页
 第三节 当事人承认的事实第40-41页
 第四节 民事推定的事实第41-43页
 第五节 公正证明的事实第43-44页
第五章 建立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的几点建议(含结束语)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外企业并购的比较分析
下一篇:跨国公司在华设立投资性控股公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