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1.1 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发展状况 | 第6-7页 |
1.2 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7-8页 |
1.3 高速数字示波器中的数字信号处理 | 第8-10页 |
1.4 C语言在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应用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中的数字滤波器设计 | 第11-31页 |
2.1 数字滤波器在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作用 | 第11-14页 |
2.1.1 数字滤波器在数字示波器中的位置 | 第11页 |
2.1.2 数字滤波器提高模/数转换器(ADC)的有效位数的原理 | 第11-12页 |
2.1.3 数字滤波器的线性相位对单位采样响应的要求 | 第12-14页 |
2.1.4 数字滤波器的自我调节能力 | 第14页 |
2.2 数字滤波器实现模拟滤波器的原理 | 第14-16页 |
2.2.1 信号数字化 | 第14-15页 |
2.2.2 模拟信号的数字滤波 | 第15-16页 |
2.3 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概述 | 第16-23页 |
2.3.1 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中的数字滤波器的特征 | 第16页 |
2.3.2 常见窗函数的特征 | 第16-17页 |
2.3.3 IIR数字滤波器特性与设计方法 | 第17-18页 |
2.3.4 FIR数字滤波器特性与设计方法 | 第18-22页 |
2.3.5 数字滤波器设计法比较 | 第22-23页 |
2.4 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中的数字滤波器设计 | 第23-31页 |
2.4.1 数字滤波算法描述 | 第23-26页 |
2.4.2 数字滤波器的实现 | 第26页 |
2.4.3 数字滤波器特性分析 | 第26-28页 |
2.4.4 数字滤波器实现的程序流程 | 第28页 |
2.4.5 数字滤波器的程序实现与主程序的接口 | 第28-30页 |
2.4.6 系统联调 | 第30-31页 |
第3章 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中的内插算法设计 | 第31-40页 |
3.1 数字示波器中的内插技术原理 | 第31-32页 |
3.1.1 数字示波器中的内插依据 | 第31页 |
3.1.2 内插技术原理 | 第31-32页 |
3.2 内插算法描述 | 第32-34页 |
3.2.1 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 | 第32-33页 |
3.2.2 立方样条插值 | 第33页 |
3.2.3 曲线拟合式插值 | 第33页 |
3.2.4 取样函数(即sinc函数)插值 | 第33-34页 |
3.2.5 利用重采样理论插值 | 第34页 |
3.3 内插算法设计比较 | 第34-37页 |
3.3.1 取样函数(即sinc函数)插值的窗函数的选择 | 第35页 |
3.3.2 各种内插法性能比较 | 第35-37页 |
3.4 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中的内插技术 | 第37-40页 |
3.4.1 内插技术的实现 | 第37页 |
3.4.2 内插技术的程序流程图 | 第37页 |
3.4.3 内插技术的程序实现与主程序的接口 | 第37-39页 |
3.4.4 系统联调 | 第39-40页 |
第4章 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中的波形处理技术 | 第40-48页 |
4.1 波形处理技术的作用 | 第40页 |
4.2 波形处理技术类型 | 第40页 |
4.3 高速数字存储示波器中的波形处理技术 | 第40-48页 |
4.3.1 波形处理技术算法描述 | 第40-42页 |
4.3.2 波形处理技术算法程序流程 | 第42页 |
4.3.3 波形处理技术算法程序实现与主程序的接口 | 第42-47页 |
4.3.4 波形处理技术特性分析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8-49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48页 |
5.2 建议 | 第48-49页 |
致 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