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阵列信号参数估计技术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 多维参数估计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各章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宽频段极化敏感阵列信号模型 | 第16-23页 |
2.1 空间信号特征 | 第16-19页 |
2.2 极化敏感天线 | 第19-20页 |
2.3 极化敏感阵列信号模型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用极化敏感平面实现参数联合估计 | 第23-44页 |
3.1 ESPRIT算法 | 第23-29页 |
3.1.1 空间谱估计测向中ESPRIT算法的基本模型 | 第23-27页 |
3.1.2 LS-ESPRIT | 第27-28页 |
3.1.3 TLS-ESPRIT | 第28-29页 |
3.2 基于极化敏感均匀平面阵的估计方法 | 第29-36页 |
3.2.1 阵列结构与数据模型 | 第29-30页 |
3.2.2 多信号多参量联合估计算法 | 第30-36页 |
3.3 计算机仿真算例与结论 | 第36-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用L阵实现联合估计 | 第44-58页 |
4.1 L型阵列结构与数据模型 | 第44-46页 |
4.2 多信号多参量联合估计算法 | 第46-50页 |
4.2.1 算法分析 | 第46-48页 |
4.2.2 估计的多信号参量配对关系 | 第48-49页 |
4.2.3 多参量联合估计步骤 | 第49-50页 |
4.3 计算机仿真实验 | 第50-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基于高阶累积量参数估计基础 | 第58-75页 |
5.1 高阶累积量的定义和性质 | 第58-60页 |
5.1.1 高阶累积的定义 | 第58-60页 |
5.1.2 高阶累积量的性质 | 第60页 |
5.2 利用高阶累积量估计信号参数 | 第60-71页 |
5.2.1 基于四阶累积量ESPRIT算法 | 第61-63页 |
5.2.2 高阶累积量的阵列扩展性 | 第63-68页 |
5.2.3 参数估计 | 第68-71页 |
5.3 计算机仿真实验研究 | 第71-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多参量估计方法 | 第75-89页 |
6.1 信号的数学模型 | 第75-76页 |
6.2 基于四阶累积量的多参量ESPRIT估计算法 | 第76-83页 |
6.2.1 算法分析 | 第76-81页 |
6.2.2 配对方法分析 | 第81-82页 |
6.2.3 估计信号参量的计算 | 第82-83页 |
6.2.4 估计方法总结 | 第83页 |
6.3 计算机仿真实验研究 | 第83-8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宽频段联合估计方法 | 第89-106页 |
7.1 欠采样系统 | 第89-91页 |
7.2 列结构与信号模型 | 第91-93页 |
7.3 多信号多参量联合估计算法 | 第93-96页 |
7.3.1 算法分析 | 第93-96页 |
7.3.2 估计的信号参量配对关系分析 | 第96页 |
7.4 域和空域欠采样参数解模糊算法 | 第96-100页 |
7.4.1 频率解模糊算法 | 第96-97页 |
7.4.2 到达角解模糊算法 | 第97-100页 |
7.4.3 极化参量解模糊算法 | 第100页 |
7.5 估计方法总结 | 第100-101页 |
7.6 计算机仿真实验研究 | 第101-105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八章 阵列误差分析 | 第106-114页 |
8.1 存在阵列误差时的阵列信号模型 | 第106-108页 |
8.2 阵列模型误差影响分析 | 第108-112页 |
8.2.1 阵列误差对EWSPRIT算法的影响分析 | 第108-109页 |
8.2.2 阵列误差对参数估计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109-112页 |
8.3 仿真算例与结论 | 第112-113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九章 总结 | 第114-116页 |
本文通用符号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7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