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次调节的采煤机截割部模拟加载系统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22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9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我国采煤机发展历程及加载试验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内采煤机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 ·国内采煤机与国外采煤机技术的差距 | 第11-12页 |
| ·采煤机加载试验台现状 | 第12-14页 |
| ·二次调节技术的发展、原理与应用 | 第14-19页 |
| ·国外二次调节技术发展及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二次调节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第15-16页 |
| ·二次调节技术的控制原理 | 第16-17页 |
| ·二次调节技术优点及应用 | 第17-19页 |
| ·二次调节加载系统原理与特点 | 第19-20页 |
| ·二次调节加载系统原理 | 第19页 |
| ·二次调节加载系统的特点 | 第19-20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2 截割部模拟加载系统的设计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32页 |
| ·截割部模拟加载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2-26页 |
| ·截割部模拟加载系统的组成 | 第22-23页 |
| ·截割部模拟加载系统原理 | 第23-24页 |
| ·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24-26页 |
| ·截割部模拟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6-31页 |
| ·二次元件前置级排量控制的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 ·二次元件泵与马达的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 ·二次调节转速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8页 |
| ·二次调节转速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简化 | 第28-29页 |
| ·二次调节转矩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 ·二次调节加载试验台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截割部加载系统的分析 | 第32-53页 |
| ·截割部加载系统的出厂试验分析 | 第32-48页 |
| ·驱动单元转速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 第33-38页 |
| ·加载单元转矩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 ·整体加载系统特性分析与设计 | 第39-48页 |
| ·截割部加载系统的模拟试验分析 | 第48-51页 |
| ·截割部模拟加载的实现方法 | 第49-50页 |
| ·模拟信号输入对系统输出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4 模拟加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及控制器设计分析 | 第53-69页 |
| ·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理论的发展 | 第53-56页 |
| ·模拟加载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56-60页 |
| ·PID 控制算法与仿真 | 第56-59页 |
| ·动态鲁棒补偿控制原理 | 第59-60页 |
| ·模拟加载系统控制器设计分析 | 第60-68页 |
| ·驱动单元转速控制系统状态观测器设计 | 第60-63页 |
| ·加载单元转矩控制系统状态观测器设计 | 第63-65页 |
| ·整体加载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65-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5 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作者简历 | 第72-7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