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2页 |
| ·能源结构 | 第9-10页 |
| ·二氧化硫的排放污染现状 | 第10-12页 |
|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对策 | 第12页 |
| ·燃煤二氧化硫控制技术现状 | 第12-15页 |
| ·燃烧前脱硫 | 第13页 |
| ·燃烧中脱硫 | 第13-14页 |
| ·燃烧后烟气脱硫(FGD) | 第14-15页 |
| ·钙基复合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Fe-S-Al 类氧化物 | 第15-16页 |
|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物 | 第16-17页 |
| ·有机溶液的调质处理 | 第17-18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2 固硫原理 | 第19-29页 |
| ·原煤中的硫的存在形态 | 第19页 |
| ·单一的钙基固硫剂固硫机理 | 第19-21页 |
| ·钙基固硫添加剂的促进机理 | 第21-22页 |
| ·碱金属化合物的促进机理 | 第21-22页 |
| ·Fe-Si-Al 类氧化物促进机理 | 第22页 |
| ·固硫反应热力学 | 第22-23页 |
| ·固硫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23-28页 |
| ·钙基固硫剂固硫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28页 |
| ·钙基固硫剂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 ·药品及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装置 | 第30页 |
| ·燃煤释放的SO_2 含量的测定 | 第30-35页 |
| ·溶剂的配制 | 第31-32页 |
|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 第32页 |
| ·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的标定 | 第32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2-34页 |
| ·固硫率 | 第34-35页 |
| 4 民用燃煤固硫剂的研究 | 第35-50页 |
| ·单一钙基固硫剂的固硫效果 | 第35-36页 |
| ·各固硫添加剂的固硫效果 | 第36-42页 |
| ·单组分固硫添加剂的固硫效果 | 第36-38页 |
| ·固体废弃物做添加剂 | 第38-42页 |
| ·RSA/CaCO_3 复合固硫剂固硫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2-46页 |
| ·RSA 与CaCO_3 的配比 | 第42-43页 |
| ·Ca/S | 第43-44页 |
| ·燃烧条件 | 第44-46页 |
| ·RSA/CaCO_3 复合固硫剂灰渣XRD | 第46-48页 |
| ·RSA/CaCO_3 复合固硫剂的民用型煤固硫实验 | 第48页 |
| ·民用型煤的压制 | 第48页 |
| ·民用型煤的现场固硫实验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5 钙基固硫剂的调质处理制备高温固硫剂 | 第50-57页 |
| ·高温固硫存在的问题 | 第50页 |
| ·醋酸调质钙基固硫剂 | 第50-51页 |
| ·FA 调质钙基固硫剂 | 第51-55页 |
| ·粉煤灰直接作为钙基固硫剂的添加剂 | 第52-53页 |
| ·FA 的活化 | 第53页 |
| ·活化FA/ CaCO_3 复合固硫剂高温固硫实验 | 第53-55页 |
| ·活化FA/醋酸调质CaCO_3 高温固硫实验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附录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