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累积平均法 | 第11-12页 |
·GPS 改正法 | 第12页 |
·PS(Permanent Scatters)法 | 第12-13页 |
·MODIS 和MERIS 水汽产品数据改正法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InSAR 测量原理与数据处理 | 第15-27页 |
·SAR 几何原理 | 第15-16页 |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 | 第16-20页 |
·InSAR 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干涉相位分析 | 第17-20页 |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 | 第20-22页 |
·D-InSAR 基本原理 | 第20页 |
·三轨法(three-pass) | 第20-21页 |
·二轨法(two-pass) | 第21-22页 |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流程 | 第22-24页 |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流程 | 第24-27页 |
3 基于CGPS 的InSAR 大气延迟误差改正 | 第27-45页 |
·大气的组成结构与折射性质 | 第27-30页 |
·大气的组成结构 | 第27-29页 |
·对流层折射性质 | 第29-30页 |
·大气延迟对InSAR 测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利用CGPS 站网估计大气延迟 | 第31-38页 |
·对流层折射改正方法 | 第31-32页 |
·对流层折射改正模型 | 第32-34页 |
·映射函数 | 第34-36页 |
·利用CGPS 确定对流层延迟 | 第36-38页 |
·InSAR 大气延迟改正模型 | 第38-40页 |
·对流层延迟改正的双差算法 | 第38-39页 |
·三轨法大气延迟改正模型 | 第39-40页 |
·对流层延迟改正的内插模型 | 第40-45页 |
·距离反比加权内插法(IDW) | 第40-41页 |
·克里金内插法(Kriging) | 第41-45页 |
4 基于CGPS 大气延迟改正的D-InSAR 数据处理流程设计 | 第45-47页 |
5 InSAR 大气延迟差分图生成 | 第47-62页 |
·BERNESE 软件介绍 | 第47-50页 |
·利用IGS 站数据计算对流层延迟 | 第50-52页 |
·多雨山区对流层延迟内插模型研究 | 第52-58页 |
·对流层延迟估计参数个数的确定 | 第58-59页 |
·利用CQGISS 研究重庆地区大气延迟 | 第59-62页 |
6 利用Doris 计算伊朗Bam 地区地震形变 | 第62-73页 |
·Doris 数据处理流程介绍 | 第62-66页 |
·Doris 软件结构介绍 | 第62-65页 |
·Doris 数据处理流程 | 第65-66页 |
·伊朗Bam 地区地震形变计算 | 第66-73页 |
·数据选择 | 第67页 |
·地形像对影像处理 | 第67-70页 |
·形变像对影像处理 | 第70-73页 |
7 结论与未来工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81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9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