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受贿罪共犯 | 第11-16页 |
(一) 刑法理论界关于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论 | 第11-12页 |
1、肯定说 | 第11页 |
2、否定说 | 第11-12页 |
(二) 笔者对否定说的评析 | 第12-14页 |
(三) 现行立法的完善 | 第14-16页 |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受贿罪共同实行犯 | 第16-21页 |
(一) 相关立法例和不同理论观点 | 第16-19页 |
1、相关立法例 | 第16-17页 |
2、在刑法理论上的争议 | 第17-19页 |
(二) 笔者评析意见 | 第19-21页 |
三、国家工作人员与其家属共同受贿 | 第21-28页 |
(一) 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主观方面的认定 | 第21-23页 |
(二) 特殊行为样态的定性与分析 | 第23-28页 |
1、家属代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的行为 | 第24页 |
2、家属明知是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的贿赂而与其共享的行为 | 第24-25页 |
3、家属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收受或索取财物的行为 | 第25-26页 |
4、家属保存、转移、隐藏贿赂财物的行为 | 第26-27页 |
5、国家工作人员教唆其亲属受贿的行为 | 第27-28页 |
四、共同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 | 第28-33页 |
(一) 介绍贿赂罪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 第28页 |
(二) 刑法理论界的观点 | 第28-33页 |
1、“区别说”的观点 | 第28-29页 |
2、“同一说”的观点 | 第29-30页 |
3、笔者对此区分界限的观点 | 第30-33页 |
五、共同受贿犯罪的数额及刑事责任 | 第33-37页 |
(一) 法律规定 | 第33页 |
(二) 理论上的观点 | 第33-34页 |
(三) 笔者对各观点的评析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 第44-45页 |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