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高效查询的数据立方构建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数据仓库技术 | 第14-22页 |
·数据仓库的概念及特点 | 第16-17页 |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 第17-20页 |
·数据集市 | 第20-22页 |
·多维数据模型 | 第22-25页 |
·数据立方 | 第22-23页 |
·多维数据模型的模式分类 | 第23-24页 |
·数据立方的预计算 | 第24-25页 |
·OLAP技术 | 第25-29页 |
·OLAP的概念和特点 | 第25-26页 |
·OLAP的基本操作 | 第26-27页 |
·OLAP的实现类型 | 第27-2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9-3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30-32页 |
第2章 数据立方的构建技术 | 第32-50页 |
·引言 | 第32页 |
·物化视图 | 第32-36页 |
·物化视图的概念 | 第32-33页 |
·物化视图的作用 | 第33-34页 |
·物化视图的选择 | 第34-35页 |
·物化视图的维护 | 第35-36页 |
·物化视图的查询重写 | 第36页 |
·索引策略 | 第36-41页 |
·倒排索引 | 第37页 |
·简单位图索引 | 第37-38页 |
·编码位图索引 | 第38-40页 |
·B树索引 | 第40-41页 |
·语义压缩 | 第41-48页 |
·数据立方中的数据冗余 | 第41-43页 |
·Condensed Cube | 第43-44页 |
·Quotient Cube和QC-Tree | 第44-45页 |
·Dwarf | 第45-47页 |
·Hierarchical Dwarf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3章 基于查询模式的动态物化视图选择算法 | 第50-66页 |
·引言 | 第50-52页 |
·相关工作 | 第52页 |
·算法的设计 | 第52-60页 |
·简单贪心算法 | 第52-53页 |
·排序算法 | 第53-55页 |
·代价模型 | 第55-57页 |
·基于查询模式的动态算法 | 第57-60页 |
·存储结构的设计 | 第60-63页 |
·查询的存储结构 | 第60-61页 |
·格的存储结构 | 第61-63页 |
·实验分析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数据立方上的压缩位图索引 | 第66-78页 |
·引言 | 第66页 |
·相关工作 | 第66-68页 |
·压缩位图索引方法 | 第68-74页 |
·压缩的位图索引 | 第68-71页 |
·数据立方构建算法 | 第71-72页 |
·查询算法 | 第72-74页 |
·性能分析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数据立方的聚簇Dwarf结构 | 第78-98页 |
·引言 | 第78页 |
·相关工作 | 第78-80页 |
·递归聚簇 | 第80-83页 |
·层次聚簇 | 第83-85页 |
·Dwarf的物理结构 | 第85-90页 |
·页面分区策略 | 第85-87页 |
·页内碎片 | 第87-89页 |
·逻辑聚簇机制 | 第89-90页 |
·性能分析 | 第90-96页 |
·Dwarf的构建 | 第91-93页 |
·Dwarf的查询 | 第93-96页 |
·小结 | 第96-98页 |
第6章 泛化数据立方模型 | 第98-112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相关工作 | 第99-101页 |
·传统数据立方模型 | 第101-104页 |
·泛化数据立方模型 | 第104-106页 |
·基本概念 | 第104页 |
·维定义的扩展 | 第104-105页 |
·事实表定义的扩展 | 第105-106页 |
·等宽序列边界和概率表 | 第106页 |
·模型的建立和运行 | 第106-109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106-107页 |
·模型中的视图物化策略 | 第107-109页 |
·新模型中的统计分析操作 | 第109页 |
·性能分析 | 第109-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7章 加速数据立方查询的自定义缓冲机制 | 第112-128页 |
·引言 | 第112-114页 |
·Dwarf上查询的分析 | 第114-117页 |
·点查询 | 第114-115页 |
·范围查询 | 第115-117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117页 |
·Windows磁盘子系统分析 | 第117-120页 |
·基本概念 | 第118页 |
·高速缓存管理器 | 第118-120页 |
·高速缓存的预读 | 第120页 |
·自定义I/O缓冲区 | 第120-123页 |
·基于自定义缓冲区的查询系统的设计 | 第123-124页 |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124-126页 |
·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8章 结论 | 第128-130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结论 | 第128-129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0页 |
致谢 | 第140-142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2-144页 |
攻博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44-146页 |
作者简介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