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P模型的中日航线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中日贸易与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 | 第12-19页 |
·中日贸易的发展 | 第12-14页 |
·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发展 | 第14-15页 |
·中日航线集装箱运量预测 | 第15-19页 |
·中日航线集装箱运量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回归预测定义及步骤 | 第16页 |
·中国向日本出口箱量预测 | 第16-19页 |
第2章 市场结构 | 第19-33页 |
·规模经济 | 第19-21页 |
·规模经济的概念 | 第19-20页 |
·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成本特性 | 第20页 |
·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规模经济性 | 第20-21页 |
·市场集中度 | 第21-29页 |
·绝对集中度指标 | 第21-22页 |
·相对集中度指标 | 第22-23页 |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 第23页 |
·中日航线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集中度分析 | 第23-29页 |
·产品差异 | 第29-30页 |
·产品差异的定义 | 第29页 |
·中日航线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产品差异 | 第29-30页 |
·进出壁垒 | 第30-32页 |
·进出壁垒的定义 | 第30页 |
·中日航线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进出壁垒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市场行为 | 第33-40页 |
·价格行为 | 第33-34页 |
·价格战 | 第33页 |
·价格协调 | 第33-34页 |
·兼并行为 | 第34-35页 |
·在穿梭化中提高营运效率 | 第35-36页 |
·加强支线等应对市场 | 第36-37页 |
·上海海华轮船有限公司 | 第36页 |
·中国海运 | 第36页 |
·上海泛亚航运公司 | 第36页 |
·中外运 | 第36页 |
·烟台海运 | 第36页 |
·新海丰集运 | 第36-37页 |
·品牌策略 | 第37-38页 |
·上海市锦江航运公司 | 第37页 |
·中日国际轮渡 | 第37-38页 |
·航运联盟 | 第38-39页 |
·航运联盟的界定 | 第38页 |
·航运联盟的主要形式 | 第38页 |
·中日航线企业联盟行为 | 第38-39页 |
·退出市场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市场绩效 | 第40-44页 |
·市场绩效的内涵 | 第40-41页 |
·中日航线集装箱班轮运输企业市场绩效分析 | 第41-43页 |
·规模迅速壮大的班轮运输企业市场绩效分析 | 第41页 |
·规模基本保持的班轮运输企业市场绩效分析 | 第41-42页 |
·规模逐渐缩小的班轮运输企业市场绩效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公共政策 | 第44-58页 |
·中日航线公共政策 | 第44页 |
·对中日航线公共政策的分析 | 第44-48页 |
·政策制定基础 | 第44-45页 |
·运输成本测算 | 第45-47页 |
·政策实施效果 | 第47-48页 |
·对中日航线公共政策的建议 | 第48-57页 |
·运价水平及稳定性 | 第48-56页 |
·运价构成合理性 | 第56页 |
·帐外回扣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2页 |